《刘晓庆422天的痕迹》保持中性呈现明星常态

由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刘晓庆422天的痕迹》7月1日摆上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书架。据悉,该书的整个采写过程并非刘晓庆本人授意。该书定数火爆,出版社目前正在加印。 

  据作者申小雨告诉记者,和以前很多关于刘晓庆的书或她自己写的书不一样,该书完全以第三者的视角独立写作。她说:“这本书没有刘晓庆自我炒作的意味,也没有有意地抬高或贬低。只是以最近的角度和最近的距离写真实的一个人,写‘生活状态’而非打官司和明星状态的刘晓庆。” 

  该书从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偷税案写起,直至刘晓庆狱中经历。申小雨说,最初她接触刘晓庆是在2003年的10月。那时刘晓庆正在取保候审阶段。当时因筹拍青春剧《281封信》等事宜,她有机会见到刘晓庆。她说,刘晓庆给我的感觉和很多媒体传达出来的形象很不一样,她很友好平和,而且很年轻,就像30多岁的人,没有沧桑和憔悴的感觉。由于工作上频繁接触,她和《281封信》的出品人陈孝英才有了给刘晓庆写一本书的想法。他们觉得刘晓庆大起大落,经历非凡。更重要的是,她的大起大落背后有时代的影子。该书基调上十分慎重,一直保持着中性的调子——对刘晓庆不评论、不贬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