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问世,平均每5年修订一次,累计印行突破4亿册。《新华字典》,一本让几代中国人受益的工具辞书,在2003岁末,进行了它的第十次更新。
第十版的《新华字典》, 封面仍然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只在细部设计做了一些调整。其版本为满足不同层次读者要求,分成三个不同版式,即普通本、双色本、大字本。普通本依旧64开,沿用的是《新华字典》的标准版式;双色版采用双色印刷,用蓝色标出音节、字头、梯标索引,使音节、正字字头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醒目,便于读者查阅。而大字本32开,考虑到儿童和老人保护眼睛的需要,放大了版心和字号,同时附收了四角号码检字表,方便一些熟悉四角号码检字的读者使用。
《新华字典》重新修订的内容方面,在原先第9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修改,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比如,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对字典所涉及的异形词做了相应处理,不是简单地删除非推荐词,而是在形式上区别主次,既保持了与表内新推荐词形的一致性,又未失字典原有的可查性;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按201部重新编制《部首检字表》;及时增补100多个新词及新义,新例涉及通讯、生物技术、法律、经济等当代社会诸多方面;增补了几幅综合性插图,使释义科学准确,并体现环保意识;依据国家最新行政区划资料修订部分地名条目,使其更准确实用;为方便读者查检,增加了按字母顺序编排的梯标;为防范盗版盗印,在封底做了“新华”字样隐形防伪措施。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新华字典》从发端始,就汇聚了叶圣陶、陈原、金克木、邵荃麟、王力、曹先擢、游国恩等一大批学者专家。所谓“大学问家编小辞典”,正是这些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使得一本工具书,历经几十年而不衰,发行量创世界辞书史上的奇迹,而其出版者商务印书馆,更是因创造了差错率为零的出版纪录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先后获得国家辞书奖荣誉奖和国家辞书奖特别奖。
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将《新华字典》50年的成功经验归结为可贵的“新华风格”。大学问家面向大众编辞典,显示了学问大众化的姿态。将深厚的学识功底体现在70万字的字典上,也做到了精益求精,字不虚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