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市公布了改善南京投资环境四个方面的新举措,将吸引更多上海人到南京去投资。那么,南京的商机究竟在哪儿?最好的办法是跟着地铁找商机。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家。南京,一座有着厚实的历史积淀的古城,明故宫、明孝陵、秦淮河、总统府、中山陵……走到哪儿,都像走在历史的氛围里。就在这座到处散落着历史文明古迹的城市,却处处充满着现代化的商机。 南京,身处长三角的末端,然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它的发展后劲以及影响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潜藏着的巨大投资机会也是嗅得出的。
个人创业意识平淡 到南京采访,最大的感触是南京的个人投资创业氛围并不浓,这与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地位显然有些不符。 自股市步入漫漫熊途以来,南京老百姓似乎就没有了方向,幸好房市涨势如虹,倒是唤醒了一部分人的房产投资意识。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房产投资的比例为8%,但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温州等外地人。大部分的南京人只是乐于安分守己地工作,对本职工作以外的“副业”不甚关心,在个人理财方面显得十分保守。 有几件事足以说明。第一件是在上海卖得红红火火的国债和信托在南京却遭受冷遇。8月22日,第一个银行柜面记账式国债和南京第一个地产信托项目一起面世,两者的境遇都比较平淡,尽管国债投资比较稳妥(票面利率为2.66%),地产信托收益很高(4.2%的年收益率)。由此,南京一家著名媒体下结论:南京人投资谨慎小心。 第二件是南京有钱人热衷存款。据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个人理财部杜剑介绍,招行的贵宾分50万元级的金葵花客户、30万元级的金卡客户和10万元级的银卡客户。金葵花客户最热衷的理财方式是定期存款,其次是国债,再其次是房产;资金较少的金卡、银卡客户大多关注风险度较高的股票投资。无论金葵花,还是金卡、银卡客户,对做小本生意等个人投资创业,感兴趣的少之又少。 第三件是南京的小店“千店一面”。在南京的一些商业闹市区如夫子庙、正洪街、湖南路等,个人开店的现象较为集中,但多为传统小吃店、服装店或美容美发店等;不像上海,一些个性小店如人体克隆店、醋吧、魔术店、个人色彩诊所在不经意间就能遇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南京的个人创业积极性不高,创业视野较窄,从而造成了个人开小店只是在低水平层次上竞争。
政府为个人投资吹“东风” 不过,南京人的创业意识不强,倒是为创业意识极强的上海人提供了想象空间。 10月13日,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公布了市政府进一步改善南京投资环境四个方面的新举措,其中,吸引民间资本(尤其是外地民间资本)、促进个人创业是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市政府放宽投资创业条件,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民间资本,吸引了外地民间资本。主要举措是减轻个人创业的负担,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增值税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5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调整为月销售额3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每次(日)销售额200元。营业税按期纳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5000元;个人出租房屋采用按期纳税方式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1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 此外,南京对外地资本一视同仁,外地来宁投资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出国考察等方面,将享受“市民待遇”,民资、外地资本投资企业招聘下岗失业人员,根据相关政策享受有关税费减免的政策。
跟着地铁找商机 政府牵来了“东风”,在南京进行个人投资创业看来已是“万事俱备”了。 但是,南京的商机究竟在哪儿?当然,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有一个观点大家都比较一致:跟着地铁去找商机。 根据南京市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到2050年,南京市将建成6条总计约139公里的地铁交通线路,其中,计划2005年建成一号线,2010年建成二号线,2020年建成三、四号线。一号线为主城区南北中轴主干线,共长24.4公里,穿越市中心向西端工业区放射,二号线将于明年开工,为贯穿主城区的东西向主干线,长约25公里。 可以肯定的是,地铁的开通不仅为普通百姓出行创造一大便利,而且将为投资带来新的巨大商机。毋庸置疑,地铁附近的地块因具有交通便利的资源优势,人流量的增加势必促成新商业圈的形成,从而直接地推动房价上涨。所以南京“地铁经济”也提前升温,今年以来,南京就打响了地铁商铺争夺战。本月底,南京首个地铁商铺侨宁地铁广场即将赴温州招商,这一属于新街口商圈、紧挨地铁1号三山街站的商铺共两层,总面积5000平方米,铺面面积从30平方米到300平方米不等,负一楼均价1万元/平方米,一楼均价2万元/平方米。在南京核心的新街口中心区,南京地铁公司正式推出新街口地铁商铺,8773平方米商铺被苏宁交家电集团1.2亿元一举拿下了10~15年的租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