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TOOLBOX GROUP 总研社行销策略顾问集团总裁林资敏女士 让智慧为美丽加分 一袭飘逸的黑色套衫,搭配一条红色丝巾。她,刚一出现,就抓住了我们的视线,这就是林资敏,TOOLBOX GROUP 总研社行销策略顾问集团总裁,一个集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消费行销研究者、行销趋势分析家、流行观察家于一身的智慧美人。除此之外,她还出版了《X+Y+N 世代行销》、《生活形态行销》、《生活形态写真馆》等多本行销工具书。
和林总交谈,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她言谈中不时冒出的趣点,让我们恍然开怀。譬如“香蕉跌倒了,会变成什么?”对她的这个趣问,当我们面面相觑、找不着北的时候,她轻轻地说,“茄子。淤血了嘛。”
听,又是一阵笑声!
正是这种轻松的氛围,让我们慢慢地走近了她。
没有感动,就没有互动 就在不久前,我们从龙之媒书店得到了这样一则讯息:新书《抓住怪怪粉丝Fans》,刚刚上架,便销售一空,而且订单还不断地飞来。
《抓住怪怪粉丝Fans》,作为华人地区第一本视觉行销教战手册,它以工具书的形式,指导行业人士如何去创作视觉偶像,以实现在新的视觉界面上和消费者达成沟通,也就是利用视觉语言——这种N时代年轻人的惯用语言,来与他们进行沟通。
在资讯爆炸的N时代里,行销业者面临的环境越来越严酷。如何才能找到一种准确的沟通语言和方式,来突破信息障碍,就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林女士率先在华人地区提出视觉行销的新理念。她认为:当今,以图像作为思考与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消费者会寻找符合自我期望的偶像,将期望投射在偶像身上,以完成自我实践,从偶像身上完成自己的梦想,而通过图像的互动与传播,则是最迅速、强大和有效的方式。
拥有国际行销专业背景的林女士,她的视野非常广,除了致力于推广视觉行销的理念之外,她还在华人地区推广生活形态行销概念。
生活行销理论,是源于美国的理论,虽然有着科学的依据和蓬勃的生命力,但毕竟是舶来品,林总说,“对没有感觉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感动,而没有感动就没有互动。因此,在生活行销理论的引入中,要结合我们的实际,将其本土化,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和应用架构。”研究华人地区的生活形态,建立华人地区的生活行销理论。
了解消费者的生活,熟悉流行的事物,掌握社会脉动,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和消费者进行沟通。在生活形态中寻找市场机会点,这是林总的专长。一直保持年轻心态的林女士,非常关注对年轻人的生活形态调查。为此,她经常留意年轻人关心的话题、惯用的语言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且在年轻人喜欢接触的媒体上发表相关文章。林女士认为,如果没有办法得到年轻人的认同,就无法深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要,与他们达成沟通。
垫高客户的肩膀 听朋友讲起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他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出自儿童之手的绘画作品,作品名称是“逛街”,但整个画面都是大人的腿。
稍加琢磨,的确,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限于他的高度,在逛街的时候,只能看到大人们的双腿,如果我们要帮助他,就要把他抬高。事实上,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比如,帮助客户进行趋势预测研究,就是帮助他们抬高,在他们还没有看到的领域里,给他们帮助。
作为行销趋势的分析家,在消费趋势预测方面,林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她认为:消费趋势是每天都在更新变化的,趋势分析者,作为客户的探路人,一定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并且能对观察结果做出细致的分析、准确的判断,进而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变化是行销预测行业的特质,在这些变化中探测出未来的走势,是从业者的一项基本素质。
林总曾接触过这样一个客户。两年前,有一家财团找到了她,这家企业打算在台湾登陆,推广汽车卫星导航系统。凭着专业直觉和经验判断,林总认为这个产品在台湾的市场很小,但是她还是委婉地对客户说,这个案子我们先接着,只是先不要签定行销顾问合同。后来,通过调查分析,也确实验证了林总的判断:台湾的地域比较小,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不大;而且现实生活中,地图的出笼总是晚于新建道路的使用,但在导航的过程中,如果司机没有按照电子地图行驶,机器会一直语音提醒,非常吵闹;还有,产品的价位也比较高。基于以上的理性分析,林总帮助客户看清了产品的市场位置,避免了一场耗资但不见成效的硬销战。
充实,并快乐着 她在台湾最大的广播媒体--中广流行网上,每周主持一个小时的节目;在非凡电视台主持E-Shop节目,谈论趋势、财经与流行话题;台湾非盈利组织的执行长;日本亚瑟士运动用品顾问;担任新加坡大学等高校及讲习所培训讲师等诸多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