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来号称全球第二的软件公司上演了一起“亿万富翁”与“打工皇帝”之间的夺位保位战,吸引了不少眼球。故事的“保位”主角就是华人中惟一能和比尔·盖茨试比高的人——美国冠群公司董事会主席王嘉廉,“夺位”主角则是与冠群有十年交往的德克萨斯州亿万富翁山姆·怀利。
纳斯达克近期的表现一直难以使美国IT业内人士精神振奋,幸好几个月来号称全球第二的软件公司上演了一起“亿万富翁”与“打工皇帝”之间的夺位保位战,吸引了不少眼球,也使不少已经失业和濒临失业的精英减轻了悲伤——就连堂堂董事长也有人想他下岗,更何况一些无名之辈呢? 故事的“保位”主角就是华人中惟一能和比尔·盖茨试比高的人——美国冠群公司董事会主席王嘉廉,“夺位”主角则是与冠群有十年交往的德克萨斯州亿万富翁山姆·怀利。 怀利曾于1987年把大学电脑公司以8.4亿美元卖给冠群,去年则把斯德林软件以40亿美元售与冠群,因而获得冠群150万股认股权。同时,冠群目前经营不善尽人皆知,这对一直对冠群虎视眈眈的怀利而言,无疑是逮到了出击的时机,开始大肆抨击王嘉廉。根据美国法律,尽管怀利仅拥有冠群公司100股股份,但他仍然有权联合其它股东,在董事会插上一足。
冠群表现不佳 购并软件企业曾经是王嘉廉扩张自己版图的“致命武器”,今天的冠群约由200家公司拼凑而成。然而,购并并未成为冠群长盛不衰的制胜法宝,它并不能阻止公司业务的停滞不前和股价的低迷不振。 而且,过于激烈的购并招来了极大的批评。因为无论是对待客户还是合作伙伴,冠群总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出现,冲突频频发生,最好的证明就是应接不暇的官司和诉讼。1993年,冠群被评为业内最令人愤怒的供应商,尤其是其产品许可惯例和掠夺性的维护和服务价格。在1994年同样的调查中,80%以上的经理认为冠群毫无改善。从此,冠群开始丢失客户。 业内分析家认为,由王嘉廉一手创立的冠群成长为软件业巨头之后,他仍保持贵族式的、家长制的管理风格,这为他今日的尴尬局面埋下了伏笔。 今年3月,王嘉廉被《商业周刊》选为封面人物,题为《软件界愣小子王嘉廉,已爬上了顶峰,现在要求你的尊重》。文章的基调是,虽然他创建了一个事业上很成功的现代企业,但他的管理方式却是东方专制式的,刚愎粗暴,对企业完全是家长统治。文章举例说,被联合电脑公司收购的企业,原来的主管几乎没有留下的,除了现在联合电脑的第二把手库马尔。文章还说,王嘉廉利用家人统治企业,他哥哥1979年便辞去了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管理着公司的法律和金融事务,长期是联合电脑的二把手,虽然他1992年把位置让给了37岁库马尔,但库马尔和王嘉廉情同父子。 而在王嘉廉被迫在去年8月7日下台、逐渐淡出冠群管理层的同时,王宣布,公司从该日起成立一家新公司,重点开发ASP应用服务提供商产品,并由冠群的原首席技术官——王嘉廉的夫人李福华担任新公司总裁。 据《纽约时报》报道,冠群公司多年来一直采用投机取巧的财务手段夸大其销售额以及利润数据。冠群一些前雇员也揭露,冠群是以许可费用的形式预先把软件合同中的收入当作销售额来计算,也许它在数年后才能实现,或许根本就不会实现。分析人士表示,正是这种会计制度制造了冠群公司收入猛增的假象,刺激了股价上涨,也制造了公司管理层的薪酬神话。 事实上,冠群股东对于王嘉廉早已多有诟病。早在1999年全美CEO收入排行榜上,王以6.55亿美元天文数字的年薪成为1999年度全球最高薪CEO。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嘉廉带给股东的报酬率却是63%的负增长,王也因此被美国《商业周刊》封为去年的“头号输家”。冠群公司的业务也一落千丈,截至今年3月底的季度亏损为4.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冠群为股东带来了3.92亿美元的纯利。
怀利乘机进攻 就在冠群四面楚歌,王嘉廉董事长位置岌岌可危的局面下,一直窥视冠群控股权的力量便冒了出来,怀利乘机发起进攻,并声称已经获得投资人的足够支持。 怀利指责,王嘉廉等人的管理耽误了冠群发展的大好时机,公司因此错过了高科技股的飙升,还提出冠群公司的股价仍是5年前的水平,而其他软件公司则在同期获得了171%的平均成长率。 怀利起初声称,组建一个新的独立的董事会是把冠群带出危机的惟一出路。如果能在8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当选董事会主席,他就要把公司从独裁的管理架构中解放出来。怀利计划把公司分为4个独立的子公司,由4位CEO各自执掌,分别负责存储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及知识管理软件的开发。怀利许诺,如果自己获选,将使冠群的股价和销售额翻一番,并成长为可与微软、IBM比肩的软件巨头。然而,怀利一发声音,就遭到冠群的反击。为了阻止怀利夺权,冠群公司在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就要求股东不要让怀利提名的人成为董事会成员,因为怀利的言行证明他对冠群有害无益。同时,冠群还将怀利告上了法庭。冠群在诉讼中指控怀利企图进入冠群董事会的行为违背违反了他在出售斯德林公司时承诺的不竞争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