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黎 在最近的中国小说学会2000-2002年度优秀小说奖评选中,潘向黎的短篇小说《我爱小丸子》榜上有名,这是上海作家唯一一部入选作品。潘向黎近年精心创作,发表的小说频频为《小说月报》等转载,并入选各个小说选本。如去年第10期与今年第四期《小说月报》登的《我爱小丸子》、《奇迹乘着雪橇来》均获很好的反响。
《我爱小丸子》语言活泼俏皮,情节灵动诙谐,是一部好看又有意思的小说。“我”,一个年轻白领女孩对卡通人物小丸子的喜爱与她在生活中感情的失落两相对立,在小说中形成一种张力。小说的气势与情调都筑造得相当成熟完美。明快幽默掩不去一种淡淡惆怅。失意迷惘破坏不了对于生活的享受热爱。这是解读都市年轻一代的一个通道。——微妙的平衡度,洁净空灵的语言质感,优雅时尚的趣味,现代人性与情绪的点透……这是潘向黎小说风格获得读者喜爱的原因。《小说界》最近一期(第二期)上,潘向黎的短篇《雪深一尺,我在美浓等你》,叙述了一对男女在美浓咖啡馆相识相知,最后又音讯隔断的故事。《花样年华》般的氛围,篇幅不长,但情绪浓烈,《小王子》的阅读穿插,更增凄美情调。雪深一尺是小说中男性角色的网名。雪,在作者的小说中曾多次出现,可以看作是某种唯美境界与事物的象征。
迟子建 迟子建今年荣获了澳大利亚杰姆斯乔伊斯基金会的“悬念句子文学奖”。该奖对她作品的评语是“具有诗的意蕴”。
她的长篇新作《越过云层的晴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别具一格,饱含着“诗的意蕴”,含义隽永,抒情淡雅,技巧高超,笔笔有力,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
小说用第一人称生动地讲述了一条惹人喜爱的大黄狗涅槃的故事。它跟随过六个平凡而奇特的主人,它通晓人性,仿佛是个不愿说话的人,心里什么都明白,知道主人个个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它与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直至它拍电影死去时,仍深深怀念着每一个深爱的人。
迟子建明白,在市场化制约下的文学创作,作品要做到好读,就应该对传统的文学功能和叙事立场来个改变。她煞费苦心地找了一个新颖的叙述者大黄狗。对于一条不懂人事练达,根本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大黄狗而言,作者的表述自然与那些医生、老板的感觉不完全一致。可见以轻松平和的方式处理那场浩劫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比那种哭泣文学更具有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当然迟子建并未抹杀历史的沉重和压抑,没有让很多人为之付出沉重代价的那场噩梦隐去其残酷性。她只是把每一个“不平”的历史事件当作对生命的一种考验来理解,这样人们就会获得生命上的真正涅槃。
用一系列零散的细节描写取代情节结构的作用。作品在散漫、松弛、美妙的讲述中,展现了东北金顶镇一带历经浩劫后的巨大变迁和风土人情。没有剑拔弩张的冲突,却饱含了伤痕文学以来最动人的悲喜剧因素。把人性的尖锐冲突,举重若轻地化解在精彩的带血迹的细节描写中,沉重地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小说读起来如同生活本身一样光鲜耀眼,无论是丛林还是湖泊,都呈现了人性的美好和亲近。这是作者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她看清了民间对付沉重的苦难自有一套消灾弭祸的传统方式,于是在艺术表现上把悲剧的斗争命运转化为对一般苦难的接受,把承受者的痛苦情结化解为像土地那样忍辱负重的宽厚浑然,把生活内在冲突的严酷性和尖锐性,掩藏在对自然生态的美好感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