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是一句从小学起我们就耳熟能详的名言,但是,“技能创造财富”恐怕是现代都市人最近几年才体会到的。
高级技工严重短缺 今年2月11日发布的“上海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中有一条内容非常令人瞩目:高级技术工人备受青睐,但高技术等级求职者相对稀缺,需求与供应量之比高达3.38:1。 其实,从去年起,这种高级技术人员稀缺的状况就已经存在。据了解,去年上海用人单位招聘人数增幅虽跟不上求职人数的增长,但不同行业的需求有着很大差别。其中,高级技工尤其受青睐,但求职者仅及招聘人数的三分之一。去年,本市用人单位对高级技工需求达1.28 万人,但拥有高级技工证书的求职者仅0.38 万人。 同时,记者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在上海的劳动力市场上,能工巧匠已成为宠儿。2002年上海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明,模型工、炼油工等工种中的高级技师,年收入在7万~9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幅达到50%;锻工、铣工、钻工的工资增幅达40%,电工、钳工、刨工的工资增幅达20%,车工、镗工、磨工的工资增幅也有10%。 其实,从上海市发布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来看,申城并不缺技工,但在“技工”之前加上“高级”两字,却是沪上紧缺的技术人才,甚至高薪也难求,这正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规律。
技能之一:名表修理 倪思文的办公室在东方典当行的2楼,办公室门口的牌子上写着醒目的5个大字:倪思文工作室--这个办公室可能是全上海典当行中唯一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了,很有点艺术的气息。 听清记者的来意后,倪先生很自豪地谈起了他这十几年的奋斗经历:“我是在1975年时进入那家钟表店的,1976年就跟着行内人学起了钟表维修技术,当初也没有想到靠这门技术致富,只是单纯地想在同行中冒尖。”事情发展得很顺利,只学“艺”两年的倪思文就在1978年的“黄浦区钟表行业修理比赛”4个项目中获得了其中2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和1个第三名。此后,荣誉似乎离不开他了,不是在1979年和1980年的“全市青工钟表修理操作比赛”中接连获得冠军,就是在1990年的“百货操作比赛修表项目”中登上亚军的宝座…… 总之,随着手中奖杯的增多,倪思文的名字也在钟表维修业响亮了起来。 1995年,倪思文终于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高级技师”职称,并在第二年被列入“黄浦区高级技师”名录中。改革开放后,倪先生被委以重任,一手操办起了当时全国第一个进口手表的维修店--西铁城特约维修中心,并一直经营到他离开那家钟表店。“当时,高级手表尤其是进口手表维修是业内空缺点,为了占领这个市场,我早早地就开出了'倪思文'工作室,并每年为我服务的那家钟表店贡献了不少于商店总利润的10%。” 顶级名表的维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到手的,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很有可能倒赔账,而且赔得你倾家荡产。倪思文告诉记者,正因为如此,许多钟表店不敢轻易承诺维修所有的世界名表,这就使得他的工作室以维修范围大而全、服务到位而闻名。 在倪先生的印象中,他所修过的最高档的一块手表价值高达135万元。当时这块手表的主人在几乎跑遍上海摊却无人能修的情况下抱着到他这里来试试看的心情,却得到了最好的服务--手表恢复了“滴答”声,又能完好如初地工作了。 在工作室价格单上记者看到,虽然倪先生开出的维修价格都要比一般市场价便宜1/3,但由于名表本身的价值所在,其维修价格也不会低到什么地方,如劳力士18K金壳(包括钻面)日历自动表市场维修价是3000元,倪先生开出的价格是2100元;劳力士钢壳(包括钻面)日历自动表市场维修价是750元,倪先生只收500元;伯爵、江诗丹顿、百得翡丽等顶级品牌单机表市场维修价达到了2000元,倪先生的开价为1400元。从价目表中可以看出,顶级名表维修师的身价的确不菲,难怪东方典当行的有关负责人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倪先生来到他们公司的这几个月里,已经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完全与我们付给他的酬劳成正比”。 在典当行的停车场,倪先生指着一辆“赛欧”车说,这是到典当行以后靠他自己的实力,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而买来的。“现在我充分感受到过硬的技术给我带来的不只是荣誉,还有财富!”倪思文十分感慨地说。
技能之二:裱画 于长寿老先生在40多年前就开始裱画。据介绍,他的老师倪桂雄是当时裱画界的泰斗,为很多书画名家裱过画,甚至修复过王羲之的名画。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老先生在上海开了自己的裱画店"遗香阁",当时每月收入就有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