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惊现7万平米陪葬坑 面积相当5个兵马俑一号坑

  一个面积7万平方米左右,相当于兵马俑一号坑5倍的巨型陪葬坑在秦皇陵封土堆北侧发现。记者昨天从陕西考古研究所秦陵考古队了解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秦陵陪葬坑。
    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先生透露,该陪葬坑位于秦陵封土的北侧,部分坑体在封土堆下。考古队对该陪葬坑进行了打眼勘测,发现其埋藏深度要超过兵马俑等其他大型陪葬坑,但由于秦陵封土堆附近的地势起伏不平,东南高西北低,所以具体埋藏深度目前不好下结论,初步勘测发现该坑面积应在7万平方米左右,远远超过兵马俑一号坑的1.4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陪葬坑。
段队长表示,坑中埋藏的是何等宝物目前还无法判断,有可能是新的兵马俑,也有可能是其他我们无法想象的陪葬品,只有进一步勘探后才能下结论。有了兵马俑的先例,这里面的陪葬品将有可能再次超出我们的想象。段队长强调,秦陵地区的考古挖掘需要上报国家文物局,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该陪葬坑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挖掘。
 记者从其他方面了解到,目前在秦始皇陵附近已经发现各种陪葬坑180余座。其中比较重要的兵马俑、石铠甲、铜车马、百戏俑等坑的发现震惊世界,不过有关专家表示,这些陪葬坑也许仅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冰山一角罢了。
秦始皇陵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多的陪葬坑,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学术界对此说法不一。学者普遍认为,古人认为灵魂不死,死者的灵魂在阴世间和生前一样有衣食住行和娱乐之需,因此,需要建造陪葬坑来盛放各种物品。而段清波则认为,秦陵陪葬坑绝非那么简单,它们其实都是秦王朝政权机构和皇宫机构的象征。每一个陪葬坑可能都象征着某个机构,秦始皇是把整个体制带入地下,期望从体制上保证秦王朝万世永存。
相关报道:阿房宫5年揭开千古之谜
据西安日报报道,有史以来的首次阿房宫大规模发掘——阿房宫5年发掘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
去年11月18日—12月31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等权威考古专家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首度发掘,勘探面积40000平方米,共发现各种遗迹现象13处,在耕土层下发现了一条沿夯土台基北边缘东西走向的一条宽带状夯土堆积,宽约15米,高出南部夯土面积70厘米,疑为宫殿的墙基,在此墙基下向南发现与墙基走向一致,宽约7.5米的一条砖瓦堆积带,应为其它与宫墙有关的建筑遗迹。
秦阿房宫遗址保管所所长惠晓东介绍,阿房宫毁于大火,其庞大的建筑式样、宫廷院落和异宝奇珍等千百年来广为世人所臆测,后代的史籍记录简约,遂成了千古之谜。惠所长说阿房宫虽是秦代遗址,但又不是一个帝王建的,直到秦始皇驾崩,阿房宫还在修筑当中,项羽入关后大火烧毁了阿房宫,以后阿房宫仍在上林苑范围内,不断得到改造扩建,北朝时又作为“阿城”,唐宋以后逐步夷为农田。他说,这次发掘就是准备用5年时间,把秦阿房宫殿群遗址具体位置、范围以及所属年代做一次详细的考古发掘,为阿房宫大规模的保护、研究做好铺垫。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有关方面对阿房宫进行5年大规模发掘的首年度发掘已经完成,发现了疑为宫殿墙基的夯土和一枚铜镞等遗址遗物,这次有史以来对阿房宫遗址的首次发掘有望解开一些千古之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