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文科真的无用?社会科学研究如何既科学严谨、又饱含社会关切?
不过,我们学者必须克服“涓滴效应”的观念,即认为只要我们有了不起的想法,世界就会以某种方式了解并接受它。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天真的认知,知识并不是以这种方式传播的。学者必须有点推销员的样子,说:“听着,我有一个关于综合威慑的发现。你们决策者会对综合威慑感兴趣的,而我能给你们讲讲它。”这种能力涉及到理解政策制定者所关心的问题,并且以一种恰当的方式与他们交谈,满足他们在所需要的知识方面的需求。这样做是需要学者付出一些努力的,这并不是一种我们在教授定量方法时教授的技能,但它是一种可以被培养出来的技能。
 《舍本逐末——美国社会科学对国家安全的政策影响力何以式微》 [美]迈克尔·C. 德施 著 高衡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年4月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对社会科学界极具启发性的著作。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政策相关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科学家。在战争或社会危机期间,社会科学研究更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托马斯·谢林与沃尔特·罗斯托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在和平时期,学者又回到了与现实不太相关的研究议题。社会科学越来越鼓励那些方法复杂、逻辑严谨的学术工作,而不是那些涉及国家政策与现实的议题,“舍本逐末”之风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如何打破这种象牙塔壁垒,弥合日益扩大的“政—学鸿沟”,已成为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详细论述道,在社会科学领域,学科化进程得到了非常深入的发展,以至于学者在考虑做什么研究、试图回答什么问题、使用什么方法的时候,他们所有的激励机制几乎都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产生的。这种发展最大的弊端就像黑塞的《玻璃珠游戏》中所描述的那样,人们只是自说自话,而不是把自己当作更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学术界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专业知识都必须能够与更广泛的受众对话、处理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认为重要的问题。换句话说,必须将经验世界作为学术工作的参照点,真正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生态系统。虽然学术之路道阻且长,但是本书鼓励年轻学者保持社会关怀和政治热情,如此才能真正感受到以学术为业的动力与乐趣。
作者、译者简介 迈克尔·C. 德施,圣母大学国家安全中心创始主任、Packey J. Dee 国际关系讲席教授,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主要著作有:《特权与机密:总统情报咨询委员会的秘密历史》《全球舞台上的公共知识分子:教授还是评论员?》等。
同子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冷战期间国际关系史、国际传播研究。
目录 丛书总序 纵谙古今韬略横务天下经纶 王缉思
中文版序言
致谢
第一章 相关性问题:专业化的社会科学和安全研究的命运
第二章 象牙塔的机会:因战争而起又因和平而息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物理学家的战争中的社会科学家
第四章 社会科学的冷战:行为主义革命为构建“政策科学”不切实际的努力
第五章 暑期项目研究中政府内的信息交流中心:联邦政府冷战期间为动员社会科学的努力
第六章 科学化的战略家随经济学家走人智识的死胡同
第七章 战略现代化理论陷入越战泥潭
第八章 直到密涅瓦的猫头鹰在“9·11”后飞来,安全研究才得以复兴
第九章 结论、对反对意见的回应,以及学术建议
译后记
本书赞誉 哈尔·布兰兹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大战略》作者:
本书发人深省,为一个常常缺乏历史视角的主题带来了宝贵的历史维度。
詹姆斯·K. 加尔布雷思 《不平等:人人需要知道的事》作者:
在这部关于核战争与游击战时代学术领域对战略战术研究的深刻历史著作中,迈克尔·德施揭示了源于经济潮流的形式主义是如何让安全研究失去了常识与实际效用。他的作品引人入胜、细致入微且极具说服力,对于那些希望学者能更好地服务政策的人,以及那些认为关键在于改变政策的人而言,都具有同等价值。
詹姆斯·戈德盖尔 美利坚大学:
迈克尔·德施对过去一个世纪里学术界与华盛顿政策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精彩阐述。对于越来越多寻求开展与政策相关且学术严谨的研究的年轻学者来说,回顾国家安全领域的一些领军人物如何试图弥合学术与政策领域之间的差距,将极具启发性。
丹尼尔·W. 德雷兹内 《思想产业》作者: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政策相关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科学家。这是一次对该问题严肃、冷静且深入研究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