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在左 科学在右2》 | 大脑如何解读名画:艺术作品中的“无尽科学”

  原来这是一种“视错觉”,是视觉神经细胞的侧抑制现象引起的。由德国心理学家马赫发现,神经生物学家Hartline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他还因此得到了诺贝尔奖。但是,用光度計对马赫带进行测量这两条线是测不到的,因为它是观者一种主观的、知觉到的心理现象。视觉神经科学告知我们,类似的、“无中生有”的错觉还有许多,如:赫尔曼方格、卡尼萨三角形。


图3亨利.卢梭的作品《嘉年华之夜》

  笔者认为这些视错觉是人类经过了千万年漫长的进化形成的,主要可以弥补视觉机能的不足:人的有限的视觉只能够关注那些运动和变化的视觉信息,出现在二个不同光照面交界线上的马赫带是视觉信息最丰富的地方,所以会加以特别“关注”。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些“视错觉”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虽然不太真实,但是更加清晰的世界(月亮因为马赫带在夜空中格外引人注目)。

  而中国画里的线条因为与马赫带现象的视觉原理不谋而合,故成为最有表达力的传统画法,为大众喜闻乐见。 

色彩的变化让人目眩神迷
  色彩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最容易造成视觉错误的地方。这里首先要明确:人的视觉是对外界色彩的感知(称为色觉)与由电磁波波长决定的物体的颜色不是一回事。例如用红色和黄色的毛线编织一件花样间隔的毛衣,其中的红色会偏向玫瑰色味,黄色偏向柠檬黄味。又如把红、绿毛线隔花编织,从远处观看,红、绿色在视网膜上融合起来,毛衣变得灰不溜秋。

  色彩对视觉(色觉)影响最大的就是对比。例如把红、蓝、黄色与它们的补色绿色、橙色和紫色放在一起,整个画面会显得格外光亮而明艳。所以莫奈说:“要提高画面的亮度,只有通过比较才行。”图4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图4,画中的一条深浅不变的灰色带,在不同色彩的背景里呈现不一样的灰色(从左到右,从深灰色到浅灰色)

  为什么人的色觉与真实世界里物体的颜色会产生如此偏离呢?

  原来人的视觉系统的配置要面对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根本应接不暇,为了能够适者生存,视觉系统作了非常有效的应对;把从外界接收到的图像一分为二,一部分确定位置的信息通过专用通道送到大脑顶叶皮层;而色彩信息因为信息量太大,只能通过另外一个专门的渠道、用低频率(色彩模糊)的方式来传送到中脑。只在色彩图像的轮廓线和重要的关键点才给与关注,其他地方都在“捣糨糊”,所以,当大脑把这二方面信息融合起来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印象派画家莫奈、雷诺阿等最喜欢利用这种视觉错误,营造出树叶在风中摇曳(位置不确定),湖水碧波荡漾(相邻色彩互相渗透和融合)等奇妙的视觉效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脑的选择
  喜欢名画的观者不难发现,对于同一题材,每个画家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来认为这是画家在追求自己的风格,是他们的性格使然。现在知道这是大脑在做选择。

  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对客观世界认知过程的理解。原来以为人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再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获得真知灼见。并认为这就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现在知道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人通过感官获得的外界信息是有选择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对不相干或者不喜欢的信息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其二,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更多的信息来源于大脑本身的储存和积累,以及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影响。

  所以,在人的认知过程中,主观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知道了,为什么有人会一根筋、固执己见,不问青红皂白;有人爱屋及乌,喜欢房子连屋顶上的乌鸦也喜欢上了;更有人会情人眼里出西施,相貌平平的女友,在他的眼里却楚楚动人。原来这些都是人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呢!

  视觉研究还说:“期待决定视觉结果或视觉经验。”

  哲学家福柯说:我们所谓的“看”,不是真正的“看”——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或者常识意义上所说的“睁眼看”。“看”实际上是一种“确认”,不是认知而是再认知。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