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规模的追求正是在目前激烈竞争态势面前已处于部分失重状态下的新华书店对于巩固已有市场的迫切心理,规模运作被视作重新夺回已经失去的市场的实力象征,这种思维定势正体现出了对物流建设思考的单一与盲从。在某个系统一次全国性的物流会议上,一位协会负责人(据说是权威人士)公开提出我们建设物流中心要20年不落后,这种思维定势将对我们的图书物流体系的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物流建设上,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业态现实环境和中国书业的现状,可以说物流体系只有最合适的没有最好的。试问,脱离了现实去以巨大的投入建造大而全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物流配送中心,一方面是否适合目前的现状,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根本宗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又如何去实现?笔者以为,在建设现代图书流通体系过程中,合理配置、规模适度应该成为规划的原则。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大型乃至特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需要,而中型的配供站、中转站同样需要,在一个工作日即可送达的范围内去大兴土木,建设一个又一个的大型物流中心却绝对是没有必要的。目前重复建设、盲目攀比现象关键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未得以解决——产权约束问题。如果产权边界清楚了,你要重复建设,你要大而全,你可以预期,但是你必须对你投资负责。这个问题作为决策层、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到头来损失的还是国有资产,受损害的还是中国出版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