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十年,“大红袍”再刮旋风——《中国碑帖名品》“二编”推出新百种经典,首辑碑帖强势首发!

  十年前,上海书画出版社以保存和还原最优秀的书法作品为目的,倾力打造出一套全新的碑帖丛书——《中国碑帖名品》,自2011年至2015年间陆续整理、编辑出版,共计100种



  “名品”一经出版,便以选目系统、选本精良、释读专业、印刷精美等特点,惊艳了出版圈。丛书不止赢得了书法圈内人士的肯定,还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推崇,大家亲切地称它为字帖中的“大红袍”。

  不少读者甚至像追剧一样追逐“名品”的新品种,各大书法院校的老师也纷纷指定学生要用这套碑帖来临帖、赏读。

  时至今日,“名品”之中仍有众多单品持续畅销中,如《曹全碑》等,已累计销量高达十多万册!

  十年后,书画社本着出版经典书法字帖的使命使然,继百种之后,决定继续在浩如烟海的碑帖中寻找能够呈现中国书法魅力,值得出版的碑帖作品,也就是今天要推出的——《中国碑帖名品》二编。

  首辑碑帖共二十种,其中今日首发碑刻十种分别是:

《池阳令张君残碑 皇女残碑》
《韩仁铭》
《尹宙碑》
《上尊号》
《曹真残碑》
《温泉颂》
《马鸣寺根法师碑》
《敬史君》
《李仲璇修孔庙碑》
《徐浩不空和尚碑》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
碑刻、墨迹共20种

上海书画出版社 最受读者欢迎图书
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常销单品十年累计印次25次
印数高达十万余册!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 首批20种全新上市


  在介绍二编之前,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碑帖名品》这套书的主要特点:

  ·选目上,对书法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兼顾了三千年书法史上各个时期的优秀书迹;

  ·选本上,大多底本精选自朵云轩和上海图书馆文献中心,以及部分私家所藏,其中有不少宋明以来善拓,均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非常难得;

  ·印刷上,首次采用全彩印刷,以高清原大的方式展现碑帖全貌,开启大开本碑帖出版物的风气之先;

  ·解读上,在字帖对应的部分增加了释文和注释,书末附有集评,希望能够让读者不止是临摹欣赏,更能深入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 “名品”在出版当年便获得了2011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之后又获得2015—2016上海书籍设计艺术奖优秀整体设计奖等多个奖项,被誉为当代书法出版物中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一套丛书。

  此次推出“名品”二编,既是对前100种的补遗,也希望将历代书法的搜集整理工作做得更加全面细致,选目时不仅会考量作品的书法价值,还会考虑其中的文学和文献价值。

  从选目、寻找底本、考证源流,再到整理、编辑、调色和印刷,耗时一年多,如今终于面世!

  今日首发十种均为碑刻,选用精拓善本,并利用其他旧拓善本尽力补全。

  本次出版的碑刻特点如下:

  01 甄选历代石刻中书法极佳却一直没有完整出版过的名品。

  如:东汉《池阳令张君残碑》为首次原大出版,且为三块残石缀合本。

  02 每种石刻拓本碑额、碑阳、碑阴完整且原大收录。

  如:魏《上尊号》尠有印本,今碑额、碑阳、碑印齐全,且为名家递藏明拓善本。东魏《敬史君碑》以往印本多只录碑阳,今碑阳碑阴齐全。东魏《李仲璇修孔庙碑》以往印本多只录碑阳,今碑额及碑阴具收录。

  03 每种石刻皆有整幅拓本图,且多为难得善本。

  如:东汉《韩仁铭》整幅为全碑拓本,清乾隆时所拓。东汉《尹宙碑》整幅为极少见的清初不缺角本,且为朱彝尊、张廷济等递藏。魏《曹真残碑》整幅为清道光时初出土拓本。

  04 石刻拓本中有缺字的部分,今另用旧拓善本补全。原拓善本中有装裱错乱的部分,今重新调整文字顺序。

  如:魏《上尊号》、唐《徐浩不空和尚碑》中均有缺字,今以旧拓善本补全。东魏《敬史君碑》、东魏《李仲璇修孔庙碑》原拓本册中均有装裱错乱的部分,今均重新调整顺序。


  随着当今阅读方式的改变,书法的欣赏与学习方式也在改变,仿佛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或者iPad,就可以轻松查阅高清书法作品。

  但是对每一位热爱书法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如果面前摆着和原作一般大小的作品,且选本精良、笔笔清晰、印刷上乘,那感觉绝对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在书的印刷设计上,“名品”二编保持了丛书高清原色印刷的特点,由国内享有盛名的印厂雅昌印制,完美再现了碑帖的质感。

  采用裸脊穿线的装订方式,方便读者平摊临帖与赏析。

  最需要强调的是:十种碑刻字帖里的每一页,都按照原碑文的大小一比一还原呈现。

  古人学习书法,都是直接观摩真迹或者拓本,“原大”是学习碑刻书法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本次“名品”二编首辑碑刻十种,坚持原大印刷,就是希望能给读者提供见书如见碑文真迹的效果!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