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勇士汪品先 科普老将佳作献——谈《深海浅说》创作特点

  《深海浅说》写作风格独特,从提出问题入手,以释疑解惑着笔,按叙事传知展开,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一步步把读者引导到认识海洋的深处,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第一章“初探深海大洋”,作者只用两节篇幅,通过“点、线、面”测量案例,就讲清楚了“海底地形测量技术,从用绳子测点,到声波测线,再到遥感测面”的技术发展三部曲。

  汪先生喜欢打比喻,且比喻形象、生动,一读就懂,一看就明白。在论及地球上海洋总面积和海水总量时,他这样写道:“现在知道海洋总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海水总量有13.3亿立方千米。普通人听这种数据找不到感觉,可以打个比方:长江每年入海流量将近1000立方千米,就是说,要流140万年才能灌满世界大洋。”读这样的比喻,读者对这些庞大的数据立刻建立起了非常直观的印象。

  汪院士还善于利用图片说明问题,《深海浅说》共选用149幅图片,图文并茂,全彩印刷,阅读体验良好,起到了很好的释疑解惑作用。在说到地球上的海水、地下水和淡水占全球比例时,他在文中给出了这样一幅插图:地球表面的所有水被画成三颗水珠,最大的代表全球的海水,次大的表示全部地下水,最小的为整个地球表面的江湖水(淡水)。这样一比较,在读者的眼里,江河湖海尽管非常辽阔,但与巨大的地球相比,它们所拥有的水总量实在是小得可怜。

  第三,《深海浅说》彰显了汪品先院士作为哲学家进行独立思考忧乐在心的家国情怀。深海到底怎样,里面究竟有什么,如何进一步探测?中国的“蛟龙号”已下潜到7020米的深海,“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发现了冷水珊瑚,“奋斗者号”已坐底马里亚纳海沟10 909米……深海,成为21世纪政治家瞩目、科学家关心、老百姓谈论的新话题;深海,也是21世纪政治、科技、经济、军事新热点。

  由此可见,深海大洋涉及的远不只是科技问题,还是一个富含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化内涵的深层次问题。有众多的群岛作为跳板、直接面向大海的爱琴海文明,与孕育于黄河中游内陆、远离海洋的华夏文明,两者在孕育的初期就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从“东临碣石”的秦始皇嬴政,到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的明成祖朱棣,他们对海外世界的兴趣并非出于好奇探索,也不是为了开疆拓土,更多地是为了宣示皇权帝威。明朝实行海禁之后,走向海洋更是成为禁忌,昏睡的东方雄狮直到被洋舰利炮轰醒,中国的海洋大门才开始一点点被打开。改革开放让中国大受其益,因此,走近大洋,走进深海,走入深蓝,成为新世纪中国人的呼唤。《深海浅说》的出版,无疑担负起了建设世界海洋强国的文化使命。

  在汪院士看来,100多年来,人类“对深海生物的认识已经完全改观,从热液、冷泉到海山上的生态系统,从‘黑暗食物链’到‘深部生物圈’,深海的种种发现冲破了生命科学的旧概念。但什么才是‘深海生物资源’?‘深海生物资源’能不能开发?如果‘能’的话又该如何开发?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摆在了海洋科学界的面前。”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基于人类对深海认识的局限,《深海浅说》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强调探索深海关键是人类要有自知之明,要避免把陆上“淘金”的狂热带进深海。汪院士告诫道:人类“最为可怕的是以‘万物之灵’的身份,摆出‘征服自然’的架势,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

  《深海浅说》还论及了“海底的保护”,重点讨论了“关于海洋废弃物的两大问题:核废料投放和深海垃圾”,并专门强调“如果能在深海找到长期安全和切实可行的核废料处理方案,将是海洋地质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面对日益严重的深海垃圾问题,汪院士指出:“人类和海洋的关系正在改变,变得日益密切,而海洋的保护不仅取决于我们从海洋拿走什么,还在于我们向海洋投放什么。”为此,他呼吁:“塑料垃圾正在引起日益严重的社会关心,需要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共同努力,寻求海洋开发的可持续途径。”

  最后,《深海浅说》彰显了汪品先院士作为战略家参与谋划高瞻远瞩的深邃眼光。在人口爆炸、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当下,由于深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最大的生物圈资源,各国都开始把目光转向海洋,瞄准深海,把对深海的认识作为科技发展和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汪院士在第八章“无风也起浪”中指出,“半个世纪来科学界对深海资源所取得的初浅认识,已经足以产生政治影响,已经加深了世界各国的海权之争。”他强调:“科学技术,在深海的国际权益之争中无疑有着重要的地位,问题第一在于是否拥有这种高科技的能力,第二在于这种能力能否得到巧妙而有效的使用。”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