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亚狄?怎么又是你?|《谢谢你,维和妈妈》书摘

  听不懂汉语的莫亚狄还没有反应过来,刚刚还和蔼可亲的两个中国阿姨,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同时把他的两只小手紧紧抓住,仿佛要把他的骨头都捏碎一般,痛得他“啊”的一声尖叫,本能地挣扎着企图把自己的手抽回去,但她们抓得太紧,他根本无法挣脱,只能面带惊恐地大声喊:“我痛,我痛!你们要干什么?”

  刘秋月用右手紧紧攥住莫亚狄的左手,弯下腰用左手掀开莫亚狄的外衣下摆,又发现了异常——正常的口袋都在衣服外面,偏偏他的上衣口袋在衣服的内侧,里面鼓鼓的,明显藏有物品。刘秋月再掀开口袋一看,赫然发现里面有一枚炸弹。两位女警牢牢控制住他的双手,目的是让他无法启动引爆装置。

  莫亚狄像一头被激怒的小狮子,拼命地反抗着。手不能动弹,他只好用双脚对刘秋月和张末末疯狂地左踢右踹,她俩的裤子上留下了好几处莫亚狄光脚丫的泥印,他还不停地大喊大叫:“放开我!放开我!你们放开我!”

  两位女警只好把莫亚狄的两只手举高,将他的整个身子提了起来,他那两条极不老实的腿便悬在半空四处乱蹬。

  “来人,有炸弹!”刘秋月高喊。

  在警营门口站岗的两个警员迅速跑来帮忙,攥着莫亚狄狂踢乱踹的两只脚,刘秋月和张末末摁住他的手,将他平摆在地上成“大”字形。莫亚狄的手脚都不能动弹,只好扭动着脑袋以示抗议,左一句右一句地叫骂着,发泄满腔的愤怒。

  刘秋月对着挂在左胸前的对讲机,呼叫防暴队的拆弹专家:“唐里,唐里,我是刘秋月,警营门口发现一个前来炸营的非洲男孩,已被控制,请速来拆弹,速来拆弹!”

  很快,从警营大门里跑出拆弹专家、二级警督唐里,防暴队队长、一级警督顾朝阳及两名警员。刘秋月、张末末和两位男警依然将莫亚狄的四肢死死固定在地面上,让他不遗余力的反抗成为徒劳。

  队长顾朝阳盯着莫亚狄打量片刻,惊叫道:“莫亚狄?怎么又是你?”

  唐里也认出了他:“哟,果然是他,小子今天扮成乞丐又来袭警了?”

  听顾队长和唐里的口气,莫亚狄还有前科,但刘秋月和张末末却是第一次见他,这也是莫亚狄和他幕后操纵者的刻意安排。在他坚定而警觉地坐成雕塑的那一个多小时里,偶尔也有男警从防暴队警营进出,他都没有上前乞讨,直到两名女警出现,才开始实施他的炸营计划,因为上次他犯案,抓获他的是几名中国维和男警,没有与任何中国女警谋面。因此,他认为专找女警“配合”会增加胜算。

  【本文选自《谢谢你,维和妈妈》】

  阅读小贴士

  莫亚狄是一个被恐怖组织控制、误入歧途的非洲男孩,刘秋月是一位中国维和女警。这是他们在非洲第一次相遇的场景。

  出于责任,刘秋月收留了这个非洲少年,用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抚慰和感化这个被恐怖分子控制的少年,想让他回到正常孩子的成长轨道上来。

  然而莫亚狄毫不领情,处处以所谓的“少年勇士”自居,还想方设法进行各种“战斗”:拔掉警员们好不容易培育的菜苗,敲碎警营的路灯,开水龙头放水……给中国维和警察制造了一系列麻烦。

  刘秋月没有放弃,她将莫亚迪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为他倾注了满腔的真情和心血,终于让他认识到恐怖分子的阴谋,彻底洗心革面,还在反恐行动中屡建奇功,成长为了反恐小英雄。莫迪亚和刘秋月也建立了超越种族和国界的母子亲情。



《谢谢你,维和妈妈》
少年儿童出版社


  背后的故事

  在当今世界,维和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外交名片。中国“蓝盔”不仅是和平的守护人,更是友谊和文明的传播者。他们用忠诚、奉献、勇敢和睿智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彰显着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维和警察这支神秘而特别的警队,2018年,《谢谢你,维和妈妈》作者曾有情应公安部邀请,担任电视连续剧《维和英雄》的编剧。根据公安部的安排,作者到公安部机关、山东东营公安部常备维和警队深入采访一个月,搜集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其中有一部分是有关非洲童子军的素材。基于这些素材,作者创作了这部长篇儿童小说。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维和警察和非洲童子军的长篇儿童小说。

  作品中不少情节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通过文学的艺术表现,让青少年读者了解中国维和警察是如何让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给世界上的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赢得世界的敬意,深刻理解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励青少年珍惜和平年代,培养大爱意识,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人。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