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充满童年,在阅读中放飞梦想——少儿社赴杨浦小学捐书及讲座活动纪实

  6月,由孩子们的节日开启,阳光明媚而充满蓬勃朝气;为了让书香浸润童年,阅读陪伴一生,少年儿童出版社与杨浦小学合作,开展品味书香,回馈孩子的六一儿童节红色阅读特别活动。六一儿童节这天,穿过绿树掩映的上海街头,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陆小新携主题编辑部副主任、图书《和平方舟的孩子》责编霍聃,前往上海市杨浦区杨浦小学。

  此次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陆小新为杨浦小学的孩子们献上由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精心制作的主题出版图书。总编辑陆小新首先祝贺各位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乐,盼望他们健康成长。他特别强调,今年正值建党百年之际,因此,也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儿童节。杨浦小学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陪孩子们一起共度六一节的好时光,意义非凡。总编辑陆小新将图书亲手送给孩子们,所赠图书包括《少年读中国》《谢谢你,维和妈妈》《渡江少年》《和平方舟的孩子》等主题出版读物,由学生代表上台领取,孩子们脸上都热情洋溢。

  霍聃老师在祝贺孩子们节日快乐之后,还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讲座,题为《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为他们揭秘长篇纪实儿童文学《和平方舟的孩子》的诞生过程。讲座首先展示了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三毛流浪记》等经典图书,在场的孩子们反应热烈,都表示他们看过了这些书。由此,霍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每一次,当你翻开书页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本书是如何做好、来到你手里的呢?

  白纸是如何成为一本书的呢?

  是否像哈利波特变魔法一样,用魔杖一点就成了呢?

  讲座以人的成长设喻,说明一本书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它是一个漫长的历程。霍聃老师提出问题:一本书诞生的起点是什么?孩子们回答:纸、电子稿、作者、思想……每一个答案都是孩子们认真思索的成果;上述这些当然都是制作一本书所必须的,但是,就像胎儿的成长中最先发育的是大脑,霍老师表示,一本书诞生的起点则是“一个主意”,也就是“选题策划”——运用我们的大脑去思考,我们要做的是怎样的一本书。而《和平方舟的孩子》的诞生缘于一次会议和后期大家的头脑风暴。确定了选题以后,讲座对后面的步骤——联络作者、搜集素材、三审三校、开机印刷、封面选纸、封面设计等图书出版流程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以《和平方舟的孩子》中为哥斯达黎加男孩做手术的丁宇医生的故事为例,既说明了写作过程中选材的重要性,又借由故事生发的伦理道德难题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中国军医要倾尽全力去抢救一个与我们无关的小男孩。孩子们回答,是因为责任感。霍聃老师表示,无论是贫穷者还是富有者,在医生面前,所有的病人都是平等的,生命是最高贵的,这就是我们中国军医信奉的原则。孩子们对此充满敬意。讲座过程中还穿插了几个写作点拨:第一,要抓住细节展现人物;第二,写作需要好的骨架,“不写什么”比“写什么”更加重要,须详略得当、生动有趣。

  写好书、做好书、读好书,祝六一快乐,童年充满书香,精神富足一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