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在本次书展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将重点展示“十三五”期间“走出去”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语言风格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多语种版本)、回应国际重点热点研究问题的“东京审判出版工程”英文版、为国际抗疫提供中国智慧的《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查医生援鄂日记》(多语种版本)、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5卷本》(英文版),以及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美术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财政思想史》《中国金融思想史》等越南文、英文版著作,以飨国际读者。
一、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
为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交大社此次在BIBF上重点展示了《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系列图书多语种版本。其中,《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经典卷)已输出6个语种,英语、韩语、日语、阿尔巴尼亚语已出版。《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已输出英语、法语、日语、俄语等19个语种,其中,韩语、泰语、俄语已出版。该系列多语种版本的出版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语言风格,从而提升中国主题图书的全球传播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以全球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为导向,用中国观点回应世界关切
出版“走出去”应以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为输出导向,只有充分了解国际受众的阅读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实现有效沟通。东京审判作为国际社会对近代日本战争罪行定谳的最主要审判,却较少受到国际关注。鉴于国际学术界对东京审判深入研究的实际需求和国内东京审判基础性文献资料的匮乏,上海交大出版社紧扣这一全球关注的重点研究问题,策划并输出了“东京审判出版工程”,在“十三五”期间相继输出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的《东京审判亲历记》英语版、上海交通大学程兆奇教授的《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南京大屠杀研究》英语版,均由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东京审判亲历记》韩语版由韩国民俗苑出版社出版。不仅提升了国际学术界和世界舆论对东京审判的关注度,同时也增强了中国在东京审判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上海交大社在第一时间响应,迅速推出抗疫相关主题出版物《新冠肺炎防治精要》《查医生援鄂日记》等,为中国抗疫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助力全球抗疫做出贡献。其中,《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输出到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这是该集团第一本引进自国内医学工作者关于新冠防治的专业著作。上海交大社同步将2020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查医生援鄂日记》版权输出了9个语种,其中英文版、日文版、法文版还入选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基金。值得一提的是,《查医生援鄂日记》日语版由日本知名出版机构岩波书店正式出版发行,这也是岩波书店多年来首次从中国大陆引进图书版权。
三、展现璀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反映当前中国科技创新前沿进展
在“十三五”期间,交大社输出了一批梳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反映当前中国科技前沿进展的相关著作,前者较具代表性的包括输出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江晓原教授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5卷本》(英语版),以及由路甬祥院士主编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3卷本》(阿拉伯语版);后者包括输出到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海洋科学与工程前沿系列”、输出爱思唯尔的“大飞机出版工程”、输出施普林格的“转化医学出版工程”等。此外,为积极拓展与丝路沿线国家的出版合作,交大社与印度知名出版集团在印度新德里合作成立了中国-南亚科技出版中心,致力于在航空航天、深海开发、船舶制造、转化医学领域向南亚译介一批最新的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英文版精品图书,彰显中国现代科技大国形象。该项目还入选了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四、推介中国文明,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十三五”期间,交大社还输出了不少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介绍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图书版权,努力把一批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介绍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通过出版在国际上传播。其中较具代表的有陈思和教授主编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系列、“中国城市治理研究”系列、《中国财政思想史》《中国金融思想史》《中国美术史》《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等,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