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1475—1541),字德涵,号对山,别署沜东渔父、浒西山人、太白山人。陕西武功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因以党附刘瑾之嫌于正德五年(1510)落职,隐居家乡三十多年,以山水声伎自娱,与王九思等从事散曲、杂剧的创作与演唱,甚者自比俳优,以寄其怫郁愤懑。善琵琶,每宾至,常自弹娱客。工诗文,与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等并称“前七子”。作有《康对山先生集》、《沜东乐府》、杂剧今存《中山狼》、《王兰卿贞烈传》二种。
《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四折。叙墨者东郭先生救狼于不死,狼脱险后反欲以其充饥,终被杖藜老者棒杀。据马中锡小说《中山狼传》创作而成。沈泰评价本剧曰:“此剧独摅澹宕,一洗绮靡,直掩金元之长而减关、郑之价矣。韵絶!快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填词有他意》云:“填词出才人余技,本游戏笔墨间耳。然亦有寓意讥讪者。如王渼陂之《杜甫游春》,则指李西涯及杨石斋、贾南坞三相。康对山之《中山狼》,则指李空同。”王士禛《池北偶谈》、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等,亦均认为本剧为影射李梦阳而作,然今人多不认同此说。祁彪佳《远山堂剧品》认为此剧并非针对某个人,而是对人世间普遍存在的“中山狼”之类“负心者”的讽刺,此言良是。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青藤山人、田水月、天池漱生、天池生、山阴布衣、白鹇山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诗文、书画、音乐、戏曲无不擅长。少孤,性絶机敏,二十岁为邑诸生,然科场辄不利,终身为诸生,曾客总督胡宗宪幕邸。徐渭晚年遭受疾病折磨,屡屡自戕,在孤寂贫病中结束了才华横溢而又坎坷不幸的一生。著作有专论宋元南戏之《南词叙录》,评点《西厢记》等。作有杂剧《四声猿》。
《狂鼓史渔阳三弄》一折,又名《渔阳三弄》,《四声猿》之一。叙五殿阎罗天子殿下判官察幽素敬祢衡才华出众,查阅当日祢衡与曹操对讦案卷,将曹操鬼魂拘到阎罗殿,让祢衡重演生时横睛裸体、击鼓骂曹情景。祢衡被玉帝诏封修文郎,判官送其上任。祁彪佳《远山堂剧品》称赞此剧为“千古快谈,吾不知其何以入妙,第觉纸上渊渊有金石声。”《曲海总目提要》卷五认为本剧写卢枏、沈炼事,借祢衡阴府骂曹,意在讥刺权奸严嵩父子,为遭严嵩杀害的沈炼鸣冤,以泄胸中怒气。
《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又名《翠红乡》、《玉禅师》、《翠乡梦》、《月明度柳翠》,又作《玉通和尚骂红莲》,《四声猿》之一。叙杭州竹林峰水月寺玉通和尚二十年闭门不出,未去参拜新上任的临安府尹柳宣教,柳怀恨不满,便暗中遣营妓红莲至寺中,破其色戒。长老羞愤,留帖坐化,转世投胎为宣教之女柳翠,自陷为娼,败坏柳门风气,以为报复。玉通师兄月明和尚恐其久迷不悟,奉祖师之命访柳翠于大佛寺,以哑谜说法。柳翠大悟,出家为尼。按,红莲与柳翠本为两人。红莲故事最早见于宋张邦畿《侍儿小名録拾遗》,明嘉靖清平山堂残本中有宋代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并由之衍变出《东坡佛印二世相会》、《明悟禅师赶五戒》等小说及明代陈汝元《红莲债》杂剧、无名氏《金莲记》传奇等,盖言五戒禅师淫红莲,羞愧坐化,转世为苏轼;柳翠故事最早见于元代王实甫《度柳翠》杂剧,然剧本已佚,内容不详。元代李寿卿有《月明和尚度柳翠》杂剧。明嘉靖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将柳翠、红莲故事合二为一,当为徐渭此剧之所本。
《雌木兰替父从军》二出,又名《雌木兰》、《木兰女》、《代父从军》,《四声猿》之一。叙河北魏郡花木兰因父老弟幼,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荡平黑山巨寇,擒获贼首豹子皮,官封尚书郎,荣归故里,并与征东元帅辛平成亲,一时传为佳话。据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及有关木兰的民间传说,增添了不少细节,改变了木兰无奈从军的情节,增加了木兰却敌安邦、毅然从军的豪情壮举,并增添了木兰成婚的大团圆结局。徐渭在剧中突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其中也注入了作者毕生理想与抱负。《远山堂剧品》评价本剧云:“腕下具千钧力,将脂腻词场,作虚空粉碎。汤若士尝云:‘吾欲生致文长而拔其舌。’夫亦畏其有锋如电乎?”《曲海总目提要》卷五谓:“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女状元辞凰得凤》五折,又名《求凰得凤》、《黄崇嘏女状元》,《四声猿》之一。叙五代时临邛女子黄崇嘏因生计所迫,女扮男装,考中状元,授成都司户参军,惠民束吏,平反冤狱,受到丞相周庠赏识,欲招为婿。崇嘏说出实情,遂娶之为媳。《曲海总目提要》卷五则云:“渭自以长才不第,故为此剧,以讥世之掇巍科者,皆如妇人女子之流,不足为重也。出重大段用《玉溪编事》所载,唯黄崇嘏中状元及配周丞相子为妻,俱渭撰出。”王骥德《曲律》曰:“《女状元》则命余更觅一事,以足四声之数,余举杨用修所称《黄嘏春桃记》为对,先生遂以春桃名嘏。”可知徐渭《女状元》本于杨慎《升庵外集》所写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