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建议零售价”

  薛女士前不久出差到南京,在新街口附近一家服装店看中一条浅红色呢裙,价签上写着“建议零售价248元”。薛女士将价钱侃至148元,仍犹豫不决。促销小姐指着价签说,这是品牌服装,厂家的建议零售价要比成交价高出100元,为了回报顾客我们才亏本销售的。薛女士听后满心欢喜地买下了这条呢裙。可当天下午,她在湖南路一家商场却发现同样款式、品牌的呢裙,尽管“建议零售价”也是248元,一顾客却以108元买下了呢裙。原来,这“建议零售价”也藏有猫腻!

点评 名不副实的“建议零售价”成了厂家与商家唱双簧来蒙骗消费者的道具,让消费者产生误导,使市场混乱。为今之计,就是“建议”消费者在面对“建议零售价”时对其价格大砍特砍,尽量挤干水分,免得中了商家、厂家的双重埋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