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绅阶层前传:两宋的游民与土豪、科举与理学》 吴铮强 著 定价:62.00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ISBN:978-7-5475-1806-9 中西书局
内容简介
《士绅阶层前传:两宋的游民与土豪、科举与理学》为《科举理学化:均田制崩溃以来的君民整合》一书的修订版,作者以科举制为中心,探讨了宋、明两代之间社会中间阶层的差异与联系,对明代士绅阶层的出现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从现象上看,士绅阶层依赖科举制度而产生,而科举制度在宋明之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科举理学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社会阶层发生了变化,南宋“地方化”了的“精英”逐渐演变成为明代士绅。
作者简介
吴铮强,历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宋史、中国社会史、地方历史文书、公众史学。著有《国史通识讲义》《文本与书写:宋代的社会史》《寻宋》,发表论文《唐时期浙江省境州县沿革简析》《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两宋时期温州寺院碑铭书写的社会史研究》等。
【目录】
再版前言 原版序言 绪论 第一章 游民政权与富民社会 第一节 五代、宋朝政权集团的游民性 第二节 富民土豪主导的乡村秩序 第三节 传统官僚家庭在五代的命运 小结 第二章 科举制度与君民分离 第一节 宋代科举与五代政治 第二节 科举与士人的游民化 第三节 科举与乡村社会 小结 第三章 北宋:学校取士与君民整合 第一节 理想中的君民关系 第二节 乡举里选与北宋科举改革方案 第三节 北宋的学校取士制度 小结 第四章 南宋以来:科举理学化与君民整合 第一节 理学与君民整合 第二节 科举理学化 第三节 从元到明:士绅阶层的形成 结论 附录 几种相关的解释范式(2008年版《学术回顾》) 附表一 宋代士人自进举例 附表二 宋代落第者军功自进举例 参考书目 代后记:历史政治学的概念与意义——一个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