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之地——上海红色纪念地全纪录》书摘

    黄浦码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出发地

    黄浦码头位于秦皇岛路32号东码头园区。黄浦江上的黄浦码头、杨树浦码头、汇山码头、三菱码头,是当时赴法青年踏上革命之路的主要出发地。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一批有识之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开始酝酿发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运动开始于1912年,由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我国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还只有几十人。 1919年五四运动后,数以千计的家境贫寒的青年学生通过华法教育会的介绍赴法国,一面做工,一面求学,使这一运动达到高潮。

    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先后20批1600多名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从上海乘船赴法。其中有6批在黄浦码头登船出发,分别是:1919年12月9日,聂荣臻等人乘坐“司芬克斯”号留法;1919年12月25日,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等人乘坐“盎特莱蓬”号留法;1920年9月10日,邓小平等人乘坐“盎特莱蓬”号留法;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等人乘坐“博尔多斯”号留法;1920年11月24日,张申府、刘清扬等人乘坐“高尔地埃”号留法;1920年12月15日,何长工、穆青、孙福熙等人坐“智利”号留法。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代革命家。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如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王若飞、陈延年、邓小平等,留法期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回国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骨干。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还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诸如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著名画家林风眠、科学家郑大章等。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