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进博会上被“秒空”的英文版上海年鉴,藏着怎样的城市密码

    年鉴起源于西方,清末传入中国,中西方年鉴不同的发展历程,使得双方在年鉴认知和定位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上海作为中国年鉴重镇,也见证了这类特殊地情文献进入中国的路径以及本土化过程。而作为上海对外传播的城市文化名片,《上海年鉴》英文版的传播效应正日益显现。每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都会向各国驻沪总领事馆、上海市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单位赠送,并通过上海图书馆“上海之窗”项目向国外主要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配送,在《Shanghai Daily》上刊登出版信息,方便有需求的单位、个人领取。今年起,应中国驻波黑特命全权大使季平和美国《侨报》新泽西州主任张立春的要求,《上海年鉴》英文版将向美国和波黑两国发送。



    首发式上,向与会的外方代表赠送《上海年鉴(2020)》英文版和《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文创产业研究》《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江南市镇研究》。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