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迁为中国教育保存了力量

    反哺“第二故乡”

    在内迁过程中,一方面随着日本侵略的步伐,一方面有些地方也实在负担不起,很多高校不断被迫迁移,像同济大学八年中就经历了六次迁移。对于迁移过去的高校,不仅是地方政府,当地士绅也都纷纷给予支持。苏智良说,士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知道大学的重要。“在湄潭县,他们先为浙大提供了一座庙作为校舍,然后又继续提供一些公共空间,帮助建了一些新的房屋。”庙的质量很好,至今仍然存在。这些校舍如今已经变成了全国重点文物。

    对很多高校来讲,抗战时期的西迁地如今已成为“第二故乡”,对其进行反哺和回馈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比如1983年武汉大学就在当年内迁地四川乐山援建了乐山教育学院。2012年,乐山师范学院纳入教育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由武汉大学对口支援。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