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角下的良好生活——评《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书中讲到的各种伦理道德缺位现象之所以存在,除了历史、传统和社会因素之外,和个人的学养有着紧密联系。陈嘉映并非要给人们该如何更好生活开出“药方”,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人生际遇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讲,若要过上有尊严的良好生活,提升知识修养是前提,对人生和社会要有通透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善于运用知识,时常反思言行,追随天性的步伐,努力做到“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