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书品种下降销售缘何增一成?

  一些出版社在某类图书的重点发力,也助推该类产品走高。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在图文书板块持续大力投入,深挖单品种销售潜力,生活图文产品品种总量趋于规模化,销售码洋达2.2亿。由于图文书板块的优异表现,江苏科技社的整体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助力凤凰集团在生活图书细分市场中继续稳居榜首位置。凤凰传媒总经理吴小平透露,2015年,随着“凤凰汉竹”、“凤凰生活”、“凤凰含章”等品牌的规模扩大,以及在台湾地区合资公司的成立,江苏科技社利用品牌集群效应打造“中国健康生活图文书第一品牌”已取得实质性成果。

  大数据+开店潮

  两渠道提振销售


  网络渠道的销售增长是无法回避的。不同网店的用户群体已存在消费差异,出版社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推荐合适的图书给电商,为产品匹配适合的销售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作法颇具代表性,该社在发行团队中专门设置“网店业务组”,包含3名销售经理、3名助理,分别负责三大主要电子商务网站的业务工作,同时以销售经理为核心,业务组细化供应链和信息宣传环节分工,增设人员管理,实现了年发货码洋近2亿的业务规模。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等重点打造网络销售渠道,通过引进专业团队运营,使得自身的旗舰店取得较大发展,销售额再创新高。

  从电商的角度看,当当、京东、亚马逊等各出高招,助推2014年纸质图书的增长到一个新量级。

  “2014年当当借由大数据运算,增加了对老顾客的挖掘和新顾客的开拓力度”,当当网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当通过大数据,针对老客户,对其过往购买行为通过短信、直邮、APP等方式进行定向推送和新书推荐;对新客户,通过校园活动和新书推广会等落地活动直接与其接触。在2014年加大对潜力作家的培养及推广,以其独家销售的《紫禁城魔咒》为例,两个月销售量高达9万册。2015年,当当将着力基于大数据和社交媒体进行整合营销,推出新的作者和作品。

  除了常规的促销手段外,2014年京东做了不少创新突破,自出版和众筹是最为重要的手段。杨海峰表示:“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很多以内容为本的事情,比如首届‘寻找京东锐作者’征文大赛,两个多月,几千部作品的投稿量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亚马逊中国推出“亚马逊中文图书编辑推荐”,集结10位爱书的编辑,民主投票选出每月精选好书,为读者提供编辑的个人评论以供参考。同时,还为读者推荐亚马逊编辑推荐月度经管类图书、社科类图书等。此外,还推出“预售低价保护”,最大限度保护读者利益。

  一方面向上延伸,同时,多家出版企业在2014年不约而同地下沉渠道,纷纷开设实体书店。

  2014年出台的税收等扶持利好政策,对于中小型实体书店无疑是一种福音,在“关门潮”后,书店获得重张信心。2014年上半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上海开设首家自营实体书店“智慧书坊”。据项目负责人、该社发行总监王京介绍,智慧书坊面积约200多平方米,目前有4名员工,主要经营该社出版的少儿类图书及学生用书等,并设置了儿童活动区。2014年4月,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海豚儿童书店在武汉开业,占地1200平方米。除却依托少儿出版的特色和优势,海豚儿童书店在经营上还采取“会员制”的经营模式。航空工业出版社联合西安市新华书店组建“航空书店”,在陕西阎良区店成立“航空工业出版社特约经销店”,以店中店的形式设立航空社图书销售专架、专区、专台,力求把该店提升为服务航空企业发展的文化样板店。据中航传媒发行部主任杨卫兵介绍,阎良是我国最大的航空工业基地,当地有多个研发、教学、生产、应用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同样的案例,商务印书馆在山西大学开设阅读体验店、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贵州引入“人教书苑体验店”、福建教育出版社打造“大梦书屋”、黑龙江省图书音像发行集团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创建“果戈里书店”等,都在为纸书销售添力。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