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传媒企业立足内容,也在数字动漫领域试水,向产业链辐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中华动漫资源库项目是由出版企业与漫画人联手打造的原创漫画出版资源库,建成后主要有3方面功能:一是自主推出中华民族原创动漫产品;二是借助漫画素材与动漫技术的结合,保护优秀漫画文化遗产;三是形成民族动漫创作的资源供给平台,并将业务扩展到新媒体产品、数字出版、影视创作等领域。11月14日,知音传媒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将投入4.4亿元用于知音动漫产业链的建设项目,形成涵盖“动漫原创、期刊及数字出版、图书出版、动画、游戏研发与运营、动漫周边产品开发、动漫形象授权”各环节的有效的动漫产品销售及营销网络。
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亚洲青年动漫与数字艺术大赛由贵州出版集团公司参与承办,以大赛为契机,贵州出版集团公司收购贵州亚青动漫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动漫科技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搭建“(贵州)亚洲青年动漫复合型新媒体数字出版运营平台”。针对亚青赛资源、创新型的动漫数据库,实现亚青动漫内容的复合型数据库存储管理、发布、版权管理、产品销售等功能,建立面向国际的动漫版权交易平台。贵州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晓勇评价,移动互联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向出版业发出了挑战,也催生出版业自身的变革,该集团希望通过打造亚青动漫复合型新媒体运营平台,探索构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冷思考
国家政策向文化产业倾斜以及各级政府给予的行业优惠和补贴,使得动漫产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欣喜的背后,仍然存有隐忧。
比如,在政策鼓励下,动漫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全国有近百个动漫节、动画节、游戏节,难免雷同。在表面的繁荣背后,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再如,扶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偏重于动漫的数量而非质量。有地方政府规定,本地生产的动漫只要在电视台播放就可以按长度领取补贴,导致有的动漫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不惜拉长动画时长,拍出上千集,哪怕是在半夜的垃圾时间播出,照样拿补贴。
动漫产业的千亿蛋糕,出版作为动漫产业链条中的一环,能在其中占有多大比例?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动漫产业包括图书音像、动漫作品的播映和衍生产品,在这个庞大的产业链条中,图书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与动画制作相比,动漫图书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远远不及,且享受的政策扶持也没有那么“给力”。动漫是一个产业链条,缺少任何一环都发展不起来,无法形成庞大的市场。综观国内动漫图书,单品种孤军奋战的多,如果想成功操作一个动漫选题,成本高、投入大,单项收入较难打开局面。
从产业生命周期看,中国动漫出版目前正处于从幼稚期向发展期转变的过渡阶段,期待更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