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是全球化时代的选择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经典阅读课程的书目如何形成?西方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对经典有着高度的共识。中国的经典书目只能通过整个中国知识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建设性争论才能确立下来,因为它的形成和确立本身是当代中国文化共识和价值共识的结果。经典一方面的确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像海德格尔引用柏拉图的那句话:“一切伟大的事物都伫立在暴风雨中”。但另一方面,传统只存在于它同当下的关系之中,需要今天的中国人、中国知识共同体在自身的实践、努力和斗争中去不断地复活、再造、发扬光大。在后一种意义上,经典文本书目又必然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过程中,处理这种变和不变的关系,正是经典阅读的任务。

  在全球化时代,在这个“比较的时代”,谁没有自己的经典,谁就没有文明意义上的归属和家园。没有家的人谈不上出门远行。而世界上最远的路,是回家的路。

  本文根据6月30日第63期文汇讲堂现场演讲速记整理而成。演讲人为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东亚系主任张旭东,主讲《经典阅读在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受邀出任对话嘉宾。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