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更多名家“屈尊”为孩子写书

    在功利主义和争当“人中龙凤”盛行的时代,尤其是需要懂得,对孩子或对下一代的教育,既不是刻板的背书,也不是严厉的管束,而应该是一点一滴的相处。所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或许是为人父母的最大快乐和幸福。曾因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开讲《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得到广泛好评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成长,请带上这封信》里写给女儿题为《60分公民》的信中提到:优秀与及格,她更愿意选择及格。世俗标准下,优秀往往伴随着牺牲自我和加倍艰辛,而达到及格却代表了拥有发掘更多精彩的可能性。作为母亲,她只希望女儿方方面面合格——“我不会太关注你有几个90分。如果你都在60分以上,那你已经是一个好公民了,你已经能够对自己负责。90分是人生命里的锦上添花,但60分是人生命里的雪中送炭。”

  知名心理学专家兼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嘉宾主持的黄菡,她的女儿出生于1997年。在《当你在长大面前踟蹰徘徊》的信里,面对在2014年即将18岁的女儿,黄菡的舐犊情深,除了怜爱疼惜,更多是让女儿清醒地活在当下:“身为女婴,你出生时要割断依赖于我的生物脐带;身为成人,你18岁时要割断依赖于父母的心理脐带;生为女人,你始终别忘了割断依赖于男人的文化脐带……”由此,她为女儿构建出一幅当今女性实况图,只想让女儿懂得,身为女性,有些原则需要坚守,有些壁垒仍待打破。

  除此之外,不少名人宝贵的人生智慧分享也能成为孩子们乃至许多年轻人的“励志宝典”:畅销小说家李承鹏,为儿子简练地勾勒出这个世界的底线与原则;色彩性格创始人乐嘉,为15岁的女儿详细解释了在这个年龄所必经的人生处境;“商界才子”冯唐,写给外甥的信列出了一个男人的处世标准;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对“勤奋”二字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新解;知名教育学家朱永新,以自己的经历阐述了理想之于人生的意义。

  当然,将《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与意大利传奇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撰写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3月版)对比着阅读,会别有一番风趣。

  “赚钱的”与“优秀的”作家不能画等号

  长期以来,图书市场上畅销的童书往往是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当当网和博库书城也以这些书系作为重磅推荐给家长。如今,名家们因爱孩子而开始关注阅读品质,亲力亲为编写童书,打破被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垄断”的市场。有识之士呼吁:“真正好的童书,一定倾注了作者的赤子之心,这样的书,有作家对孩子的爱和责任,而不是借此在童书市场上捞金。”

  在国内,近年儿童作家最引人瞩目的新闻无疑是经常出现在“作家富豪排行榜”的榜单上。2013的作家富豪版前5名内有3名被儿童作家包揽:第3名是写《皮皮鲁和鲁西西》(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3月版)的童话作家郑渊洁,第4名是写《查理九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1月版)的国内冒险奇幻“80后”新锐作家雷欧幻像,第5名是杨红樱。排名第7的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也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

  对此,知名评论家杨青撰文指出:“儿童市场的庞大和无限商机是毋庸置疑的,但‘赚钱的’儿童文学作家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国内的各行各业的大家肯‘屈尊’为孩子们写书的少而又少。”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总结:小学没有办好,怎能有好中学?中学没有办好,怎能有好大学?反之,若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哪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哪里来?合起来,就是自小学到大学,均需要重视,均需要整顿。通过类比,杨青进一步指出,儿童文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优秀图书滋养过的孩子长大怎么有可能成为优秀作家?反过来也一样,没有好的作家又怎么能给儿童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现在出版繁荣,但真正给孩子出版的优质的好书还是太少,尤其是名家出手的优秀读物。有的童书出版社(图书策划公司)的编辑或图书策划人甚至不肯把自己编辑或策划的图书带回家给孩子看。”

  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传媒领域确实需要更多的名家,继续“屈尊”为孩子写书或编书,以便让国内儿童图书的出版和阅读更为繁荣和多元。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