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步入又一个十年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以崭新面貌迎接读者。近日,上海书店出版社以“上海主题”为切入点,在2014年上海书展中隆重推出,为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盛宴。
《为什么是上海》
马尚龙 著 2014年8月 45元
《为什么是上海》是马尚龙先生《上海制造》一书的姊妹篇,他文笔轻灵,饱含随性、感性、诗性,颇具可读性;扎实地占有资料,严谨地解读、阐释,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全书调动了马尚龙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创作热情,是其知性与智性的延展。它是一部真正平视的作品,最终形成了另一种境界的俯瞰。
《上海开埠早期时事画》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 2014年2月 68元
1843年,上海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今年,是上海开埠170周年。开埠至今,上海市民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上海人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面对纷至沓来的新鲜事物,与时代的潮流共呼吸,开创了城市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派文化,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故而选取了清末时期出版的相关报纸、刊物及书籍中的图片资料,集中反映1843年至1903年上海开埠后早期的城市生活景象,包括商业、消费、社会治安、休闲娱乐、中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尤以“近代化”中涌现的许多新事物、新风貌,再现上海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轨迹。
《上海魅力》
《上海航空》杂志专栏 2014年8月
今天的上海,是个亦今亦古、亦城亦乡、又现代、又传统、又经济、又文化的完美国际大都会。巴黎市长说,过去讲上海是东方的巴黎,现在我要说,巴黎是欧洲的上海。这也许是客气话、玩笑话,但是客气中也含有一部分真实。
《上海航空》杂志从2014年1月开始,开辟了《魅力上海行》专栏,每期介绍一个区县,从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全方位展现这个区县的旧貌新颜,图文并茂,抓人眼球,动人心魄。现在把这些系列文章集中起来,编成《上海魅力》一书出版,看了此书,便知上海全貌。不仅面容发肤,连骨骼血脉,细微之处,都一一作了透视。
“薛说上海”书系 薛理勇 著 2014年8月
“薛说上海”为著名上海史专家薛理勇先生解说老上海史事风物的丛书名称。全套书系以内容翔实、考辨准确、图文联属为基本风貌,又因题材不同而各具姿态,尤其注意最新的史料发现与开掘,视角和写法上切合新老上海市民和中外游人增进知识开拓视野、导游揽胜兼资谈助的多样化需求。
丛书包括老上海高楼广厦、老上海公馆名宅、老上海房地产大鳄、老上海万国总会、老上海娱乐游艺、老上海地名寻踪、老上海城厢史话、老上海弄堂风情、老上海马路旧事、老上海泾流河浜、老上海方言切口、黄浦江与苏州河、老上海风味饮食、老上海市政交通、老上海工业遗存、老上海建筑事务所等共18个专题,将逐步推出。
“缅怀大师”——南怀瑾系列
《太极拳与静坐》
薛理勇 讲述 2014年6月 18元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南怀瑾先生1966年一次讲演记录,前面讲述南先生习武经过,十分生动有趣 ;后段谈及他养生与练太极拳的心得,亦十分有参考价值。第二部分是在美国东部华盛顿近郊兰溪行馆拍摄 南师亲自示范 “如何静坐” 录像带时,与当场参加学生的问答录音记录,可供初学静坐者之参考。这两份记录仅在读者面较窄的杂志发表,从未结集出版,十分珍贵。
《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
刘雨虹 汇编 2013年10月 20元
南怀瑾先生在倡导文化说法五六十年的经历中,深感几世纪来,由于修持方面的障碍和问题,造成行者难以如法,故而修持的人能成功者极为罕见。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各教派的实证和研究,认为释迦佛所传最快捷修行的两大法门,未获真确明了,实为行者难以成功的主要原因。为此之故,近数年来,南怀瑾先生于讲课时,常常涉及《达摩禅经》中之十六特胜安那般那法门的解说。本书是在南怀瑾先生指示下,刘雨虹老师将其散见各书及讲记中之安那般那修法,加以收集整理,并汇编成册,以方便学习者修持之参用。在这本书中,南怀瑾先生评论了一些修行方法,不管是正说,是反说,读者定有智慧去深入,去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