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奖:一个文学奖 一部简明日本文学史

    芥川奖史上,岛田雅彦是创纪录的人。他6次入围,却一无所获。他现在已经是芥川奖评委啦,但对此仍耿耿于怀。最近,他将落选的六部作品编辑成《岛田雅彦芥川奖落选作品全集》予以出版,也算是对这一段心酸史做一了结。

    外国人能得芥川奖吗

    日语中有一个很诡异的单词“言灵”,是指语言中存在的一种神奇力量。外国人特别是欧美等老外能够流畅的使用日语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更何况还要用日语创作文学。

    芥川奖史上,不乏以日语为生活语言的在日韩国人或朝鲜人获奖的先例,美国人李维英雄、瑞士人大卫·佐佩蒂、伊朗人席琳·内泽玛菲则是候选作家,但中国人杨逸才算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外国人。

    李维英雄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专家,曾将《万叶集》翻译成英文。他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曾经在中国台湾生活过一段时间。他第一次到中国大陆采访后写下的纪实性作品《天安门》成为第115届芥川奖候选作品。这部日语作品中,夹杂着汉语和英语,表现了他在这次旅游中的感受。这篇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完全达到了芥川奖的标准。由于右翼作家石原慎太郎的强烈反对而最终落选。

    这次落选是李维英雄个人的不幸,也是日语的不幸。非母语写作已不是新鲜事,芥川奖作家多和田叶子已经使用德语写作。外国人参与日语的创作,可以开拓日语的表达范围,遗憾的是,这来的太迟。

    出逃或坚守的抉择

    芥川奖只是一家出版社创办的一个新人奖,并不是日本文学的最高奖项,获奖作品并不都是佳作。当初创办该奖,一半是为了《文艺春秋》的销售。该奖的成功与二战后迅猛发展的新闻媒体有着切不断的关系。靠着“炒作”,使这个奖项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该奖往往颁发给那些能够引起轰动效果的作品。如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小说描写青年男女的颓废生活,获奖后大受欢迎。销售量达354万册(包括文库版),在芥川奖获奖作品中,销量第一。另外,还有7部获奖作品销售过100万册大关。这给年轻作家带来大笔收入。

    并不是每一部获奖作品,都有此等好运气。与通俗文学相比,纯文学的读者少销量又低,有些获奖作家,逃出纯文学领域,开始通俗文学的写作,如转向推理小说的松本清张和色情小说的宇能鸿一郎。以芥川奖作家的身份,写一写专栏总可以维持普通人的生活,但东峰夫却没那么幸运。他以《冲绳的少年》获得第66届芥川奖,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从文坛消失了。据最近的新闻报道,年过七旬的东峰夫,一个人生活在东京郊外的简陋公寓里,靠政府补助金生活。

    去年1月,芥川奖又引起轰动,因为获奖者是75岁的黑田夏子。这是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获奖者。获奖作品《ab珊瑚》,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女孩与父母生活的点点滴滴。她在早稻田大学求学期间就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做过教师等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写作,直到获得早稻田新人奖,才进入文坛视野。在文学边缘化的当下,这种坚守实在难得。

国内翻译的部分芥川奖获奖作品
    川上未映子 《乳与卵》(第138届获奖作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8月版
    一句话点评:《乳与卵》的主角是女人。母亲要隆胸,女儿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女人身体的变化让她们困惑不安。

    绵矢莉莎欠踹的背影》(第130届获奖作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11月版
    一句话点评:本书细致地描写女高中生对同班宅男的那种爱恨交杂的情感。

    金原瞳 《裂舌》(第130届获奖作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4月版
    一句话点评:路易是个19岁女孩,和朋克青年阿玛同居在一起,但私下里又与阿柴保持着特殊关系,悲剧终于发生了。

    西村贤太 《苦役列车》(第144届获奖作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年8月版
    一句话点评:没有朋友,没有钱,没有女友,日本草根男的真实故事。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