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一起去吃饭,干脆有时候一起去旅行,到杭州、苏州去玩。我有一首歌叫《苏州河边》,就是到苏州去玩,经过一条河边,陈歌辛灵感来了,就做了这首《苏州河边》。你没听过吗?“夜留下一片寂寞”,啊呀,好听极了。
我在夜总会唱了八年,在上海,第一个仙乐斯,第二个扬子饭店,两个都是四年,签合约的。我16岁红出来了,仙乐斯老板就来找我,妈妈当然也同意,觉得女儿可以赚钱了,仙乐斯是当时第一流的夜总会,就去了。
我的公公是扬子饭店的经理,他很喜欢听我唱歌,我在第一个场子仙乐斯的时候,他每天晚上坐在旁边听我唱,他听见我的合约满了,就跟我妈妈商量说,你女儿合约满了,可不可以到我的夜总会去唱?妈妈觉得女儿赚钱了。就满口答应。我到扬子饭店也许是一种缘分。我公公非常喜欢我,宝贝我,他后来跟我妈妈说,你女儿跟我签四年合约,我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让她做我的媳妇。他有三个儿子,我先生是他大儿子。我那个时候真的很单纯的,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一直也都在为家里打拼赚钱,也没有想过什么是爱情。后来我的公公真的带了他大儿子过来,我那个时候都是听妈妈的,妈妈觉得这个男孩子还蛮可靠,那时他还在念书,比我小。我妈妈暗中定了这门亲了。我们上海人喜欢定婚的嘛,定了就不会有变化了。到了24岁我合约满了,公公说差不多了,很辛苦的,该结婚了。
姚莉当年驻唱的“扬子饭店”
1934年开门营业的上海扬子饭店,由当年刚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华人建筑师李蟠操刀设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特别流行一种叫做“ArtDeco”的建筑风格,后来又流传至美国,在纽约建筑界也红极一时。李蟠将扬子饭店设计定调为ArtDeco路线,其米灰色的外墙色彩、丰富的纵向直线条装饰和逐层退缩的结构轮廓,是设计师追求造型美和装饰愉悦的结晶。此外,电梯木雕等许多建筑小细节又潜藏中国元素,整个饭店充溢着上海特别的“海派文化”氛围。
扬子饭店开业当日即备受上海新闻媒体和社会名流的积极关注,不仅《申报》等沪上知名报纸纷纷以“华资高级饭店‘叫板’外商酒店”为热门话题做宣传,当年更有国际建筑刊物很快将扬子饭店评为“远东三大饭店”之一。扬子饭店吸引到包括胡蝶、徐来等众多上海演艺界明星的捧场,而阮玲玉、“金嗓子”周璇、“银嗓子”姚莉等名媛日后更成为扬子饭店的熟客。
据上海老牌的王开照相馆创始人王炽开的侄子、“百岁老人”王振寰回忆说,当年以阮玲玉、周璇、胡蝶为代表的上海名媛经常出入设在扬子饭店内的扬子舞厅,王开照相馆的摄影师当年也经常被召唤去为这些名人的聚会照相。
其实早在阮玲玉和唐季珊的恋情公布于众之前,扬子饭店的很多服务员早就猜出一二。唐季珊本人就是扬子饭店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加上阮玲玉喜欢跳舞,唐阮两人一有空便会在扬子舞厅内翩翩起舞,惹得旁人都艳羡不已。
(文/陈澍)
网友议论
喜欢上海的姚莉,还是香港的?
姚莉在上海的代表作有:《重逢》、《跟你开玩笑》、《月夜觅芳踪》、《玫瑰玫瑰我爱你》、《苏州河边》、《哪个不多情》、《风雨交响曲》、《马来风光》、《梦幻曲》、《相思梦》。
姚莉在香港的代表作有:《静静的心》、《爱的铃声》、《一年又一年》、《春风》、《大江东去》、《歌迷小姐》、《一曲难忘》、《鸡尾酒》、《不要说SAYONARA》、《10春的梦》。
我更喜欢上海时期的歌曲以及她的唱法。香港时期的喜欢的不多。姚莉在香港时期的唱法远没有上海时期来得自然,显得有些假。
姚莉自身并无最优秀的中音素质,只是具有一般的中音条件(只能与周璇的嗓音条件相比较而言),没有潘秀琼那种天然的优秀中音素质。当需要下至低音域时,显得勉强,暗哑而不结实,与潘秀琼难以比拟。姚莉后期的唱法是刻意“压”出来的,虽然低沉,但缺乏胸腔共鸣,也不浑厚。
也有人喜欢她香港时期转型后的风格。电影资料馆的朱天纬研究员就对她此期评价极高。能够从出道初期模仿周璇的风格,转型到演唱时下至低音域,也属不容易了。
姚莉说,她一生中只有一个偶像,就是周璇,她是唱着周璇的歌成长起来的。可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到了香港,在唱片PK中,她居然赢了周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