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圆满落幕

    市民夏日必赴的书香之约,有人气更多文气

    昨天,2013上海书展圆满落下帷幕。迈入第十个年头,上海书展首次“七天七夜”开足马力,再添新设会场,再创全新举措,为来自各个城市、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了一方尽情徜徉的书香海洋。

    七天中,上海书展再次引发人气爆棚。从开幕日起,每天早晨9点前,展馆各个入口就排起了长龙;不管是白天、晚上还是周末,每个出版社展位没有冷清的时候。然而今年,主办方却没有统计码洋、读者人次和读者满意度。上海书展迈入第十个年头,已不再专注以数据证明书展的人气。“从前九年统计的各项数据来看,上海书展已毫无疑问位列最具人气的书展之一。”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说,“但今天我们更强调打造 ‘文气’,不仅联动作家、出版社、读者,更延展到各区县分会场引发全城共振,最终目的是要打造一个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共同体。” 

    十年来,读者与书展之间逐渐培养起深厚的默契。今年,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地的500余家出版社携15余万种精品图书参展,900多位海内外一流作家、学者、文化名人齐聚上海,或携新作、或举办高质量的学术文化讲座、研讨和对话活动。600多场活动,场场座无虚席,签售队伍常常跨馆延续几百米。直至昨天,各展位力推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依然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读者;在书展独家销售并价格大幅优惠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仍在不停装箱递出;上海作家金宇澄的《繁花》虽非首发新作,它创造的方言文学热却持续到书展现场最后一刻。

    十年来,新书零售转变为重要学术思想的传声筒。开幕当日的“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以 “科普与青少年阅读”为主题,数名中科院院士和知名少儿科普作家展开对谈,不仅推动科普创作、激发读者求知欲,更传达了许多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点校本《史记》修订本、新版《陈寅恪的最后20年》等一批书籍,展示了近年学术界极富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

    上海书展成了市民每到夏日必赴的一个书香之约。涌动的人潮,显示出数字时代,阅读与文化对市民依然有强烈的吸引力。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