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写了十几年,出了二十本书,影响还不是很大。后来接到一位远方小男生的来信,诉说他们班级阴盛阳衰的故事。于是她决心写一个小男生的故事,并且写出了独特的风格,出版后深得广大少年读者的喜爱。从此她的作品不胫而走,风靡一时,屡屡获得几乎所有与儿童文学有关的奖项。她的名字如雷贯耳,众所周知。不仅儿童知,他们的家长知,他们的老师知,连不看儿童文学作品的人也知。她就是秦文君。今年恰逢《男生贾里全传》和《女生贾梅全传》出版20周年,我们首先要感谢创造这对宁馨儿的作家秦文君女士。同时要研究为什么这两本童书创造了奇迹,能够一版再版,出了传,又出新传,再合起来出全传。畅销了二十年,创下了双百万的纪录。贾里、贾梅当时年龄在13-15岁,到今年已经过而立之年了。而当年的读者也大了整整二十岁,贾里、贾梅像朋友一样伴随了他们的成长。 正如一切优秀的作品具有恒久的生命力一样,儿童文学中的优秀之作也能代代相传。具体到《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它们是秦文君在积累了十多年的创作经验之后的转轨之作,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艳之作。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儿童文学创作追求“深刻厚重”,其实并不适合儿童。秦文君自己在序里这样说:“《男生贾里》是我一改‘戏路’,寻求一种明朗诙谐地表叙人物心灵的途径,许多读者来信说喜欢《男生贾里》的幽默风格。我想,倘若幽默能达到一种 ‘单纯的犀利’,那是能进入少儿浪漫灵性的心灵,从而发挥艺术魅力。”秦文君的“夫子自道”讲得很准确,幽默确实是这两本著作的风格特点,是它们走进千千万万少年儿童心灵的文学奥秘,但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破译,这自然是评论者的事了。 秦文君这里说的“幽默”,首先是一种艺术手法,即以轻松、喜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审美特征。这两部作品就是这样,读着读着就使你忍俊不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甚至开怀大笑。《男生贾里》采取了一种内庄外谐的态度,运用滑稽、双关、反语、谐音、夸张的表现手法,把人物的缺点和优点、事物的缺陷和完善、生活的荒唐和合理、性格的愚笨和机敏、心智的健全和残缺等两极对立的属性不动声色地集为一体,从而见出深刻的意义或自嘲和他嘲的智慧。中学生的生活也许波澜不惊,甚至十分平淡。但秦文君在《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中表现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喜剧性因素,并具有在小说中创造、表现喜剧性因素的才能。这正是幽默的另一个特点。两部全传各有32和30章节,大部分是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之中,以及兄妹、父子、母女、师生、同学、闺蜜等关系中,提炼和虚构而成的带有喜剧性的故事、情节、细节和场景,或者把日常矛盾予以戏剧化的表现,并尽量发掘其中的喜剧性元素,构成喜剧性冲突。如贾里、贾梅的老爸被迫戒烟,贾里为了帮戒烟中的老爸分散注意力,便借来了游戏机与老爸一起玩。没想到自己却上了瘾,这就显得很好玩:老子烟瘾未戒,儿子却上了另一种瘾,后来老子倒过来陪儿子一起戒瘾。再如,贾里、贾梅发现老妈自从与一个老同学接上关系后很兴奋,便心存警惕,克制自己对那老男生的好感。有一天老妈精心打扮,接到约会电话就兴冲冲地要出发。兄妹俩急中生智,在贾里的导演下贾梅大呼小叫喊肚子疼,老妈只得放弃约会,结果老爸赶回来了,原来是两口子约的会。这种误会同样具有喜剧元素。 人们常常说,童书以儿童为本位,以童年为视角。笼统地说,这好像天经地义,无可厚议。但仔细一想,既然是成年的儿童作家在写童书,不是儿童自己写自己,其间显然有重大的差别。我想,准确地说,应该是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叠加交融。前者是隐含的,躲在背后,后者是站在前台的。这样,成人写的儿童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智商和情商,以及种种n商,才可能既易为儿童所接受,同时又给了超越他们年龄和阅历的视野、智慧和审美感受,使他们获得打开心智后的大惊大喜。就像秦文君在写作女生贾梅时,她是以而立版的贾梅去体会一个初中生的贾梅,当她出《贾梅全传》时,她是知天命版的贾梅去体会一个仍然是初中生的贾梅,而她始终保持着13岁贾梅的一颗童心。 贾里和贾梅的龙凤胎全传虽然已经出版了20年,但至今读来仍然妙趣横生,具有一种新鲜感。文学一样是有保鲜期的,可能几年,也可能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久。我相信,这两部全传属于后者。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走进儿童心灵的文学奥秘之一》,因为儿童文学的奥秘有多种。秦文君已经提供的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不少方面可以探索和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