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写小说

  阅读文学作品能得到什么?曾经与同事讨论过这个话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它给予人的启迪最终一定是形而上的,不但能揭示深邃的人性,而且富于宗教情怀和哲学启示,比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托尔斯泰的三大名著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然而,也有一类小说,未必拥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创新的写作技艺,它们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让我们很快地读完,让你感受到一抹清新、一缕温情,或者是会心的一笑。法国畅销书小说作家马克·李维的《下一次》,就是这样的一部小说。

    一百多年前,因为得罪了沙皇而流落到英国的俄罗斯画家拉德斯金,在贫病交加中完成了传世名作《红裙女子》。一百多年后,为了追寻这幅神秘的画作,美国名画鉴定师乔纳特千里迢迢赶到英国,邂逅了美丽温柔的画廊主卡拉,两人一见钟情。在祖辈留给卡拉的别墅里,乔纳特意外地发现了让他魂牵梦萦的《红衣女子》,不料此后风波迭起。在完成拉德斯金遗作鉴定的艰难过程中,这对痴情男女也谱写了一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凄美的爱情乐章……

    从这简单的故事梗概中,你也许会感觉到,马克·李维不愧是一个擅长写畅销小说的高手。他曾在美国旧金山生活工作了七年,回到法国后,创办了建筑事务所。在美国生活的经历,让他熟悉了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模式与美国商业文化的特点;商场上的摸爬滚打,则让他见识了职场与竞争的残酷,也让他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与感情。可能是受到身为编剧兼导演的姐姐的鼓励,马克·李维开始写爱情小说。处女作《假如这是真的》还未出版,便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买下了电影版权,这部小说也风靡欧美,曾在畅销书榜上盘踞250周之久。他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几乎每年推出一部小说,作品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阅读《下一次》,你会惊叹,马克·李维的写作技巧深得好莱坞大片的堂奥。比如,情节一波三折,环环相扣。乔纳特刚沉浸在发现《红衣女子》的喜悦中,卡拉却提醒他画作上并没有拉德斯金的签名,使其不但真实性出现了问题,而且原定的克利斯蒂拍卖行的拍卖都面临夭折的危险,给乔纳特兜头浇了一盆冷水;而乔纳特不辞辛苦,前往意大利寻找到画作上的颜料,然后请法国专家通过高科技手段验证其与画作上的颜料的一致性时,乔纳特的个人生活却出现了危机,在画家未婚妻安娜与他深爱的卡拉之间,他必须作出抉择;在一个月白风清之夜,拉德斯金的签名突然出现在《红衣女子》上,顿时柳暗花明,峰回路转,让乔纳特与卡拉欣喜若狂,但此时那个神秘的老妇人现身了,以保证顺利拍卖为条件,逼迫乔纳特放弃卡拉,与安娜成婚……这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读者一口气读下去,欲罢不能。

    显然,鉴定《红衣女子》的真伪与乔纳特、卡拉、安娜的三角恋情是小说中两条交织缠绕、又相辅相成的故事线索。而场景的快速转换与时空的切换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辅之以节奏明快的人物对话,使整部小说的风格既简练干净,又充满可读性。小说中还融入了悬疑、穿越等多种文学元素。拉德斯金的保护人、绘画经纪人爱德华爵士起先给人的印象是个慧眼识才、仁慈慷慨的伯乐,但随着小说结尾拉德斯金写给女儿的遗书的发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暴露在世人面前;卡拉与《红衣女子》上的同名主人公是什么关系?她与乔纳特为什么相见恨晚?马克·李维巧设悬念,层层剥笋,步步推进,终于生动地说明了两个主题,即:艺术,“ 在其岌岌可危之时,常常会变得更加动人”;“艺术源于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它能超越时间,获得永生。”也可以归纳为一个主题:艺术源于爱情,爱情超越时空。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