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CASIO杯翻译竞赛颁奖典礼日前在上海影城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共同承办,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协办,旨在推进我国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发现和培养更多的翻译新人。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韩卫东,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史领空,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兼《外国文艺》主编吴洪,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岩丸阳一,上海翻译家协会秘书长赵芸,以及英语、俄语组评委出席了颁奖仪式。获奖代表赖小婵、金美玲分别代表英语、俄语组获奖选手,交流了参赛体会。
迈入第9年的CASIO杯翻译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高校学子依然是参赛主力,其中本科生参赛者约是研究生参赛者的两倍。编辑部还收到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等地的海外来稿。本次比赛设立了“英语”和“俄语”两个小组,英语组原文选用了美国新秀小说家乔舒亚?科恩的散文《传递之道》,探讨纸质书在电子、互联网时代的际遇,文体轻灵活泼,造句用意颇为微妙。相较于前几届,此次选用的作品难度有所增加,译者稍有疏忽,便会陷入翻译陷阱。译者需在把握全文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对字句进行仔细斟酌。
俄语组是“卡西欧杯”翻译竞赛自创设以来第二次设立。俄文组原文选用了散文家焦格杰夫的短篇小说《选择》,描述了战士和炊事班姑娘之间的含蓄情致,文章极具形式美感。俄语组竞赛共收到130多份来稿,在数量上较上次大有增加。本次俄语组一等奖空缺,原因在于选文用词讲究,极富艺术意境,对选手的俄文、中文素养都有较高要求。选手对原文韵味和意境的把握仍需提升。
虽然难度增加,但本届赛事中,依旧出现了许多优秀译文。选手的翻译视野、对中英文行文特点以及文章风格的衡准均有所提高。评委认为,当前关于“翻译水平日下”,“80、90后一代文化荒废”的言论不绝于耳。翻译竞赛令人欣喜地发现,好的翻译依旧存在。据编辑部统计,本次竞赛中,“八五后”获奖译者占总获奖人数的57.6%。他们的译笔可圈可点。“译路艰辛,特别是文学翻译,且不提其低廉的稿酬,不仅需要译者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更需要对其倾注极大的专注与耐心。”评委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