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头图书或成“奢侈品”

  电子书异军突起 纸质图书竞争乏力 销量下滑甚至停印 业内人士指明出路——

  日前,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宣布停止纸质印刷,全面转向数字化。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子书突然兴起。行业内外都在惊呼,纸质图书行业末日将至。尤其是《辞海》等这类大部头图书(正规的大型工具书),相对于电子书,严重缺乏竞争力,恐难以为继。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外众多业内专家,面对电子书的“侵袭”,其实图书行业已开始积极应对。 

  上海辞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朱志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细分产品,近年来《辞海》仍保持着一定的销量。 

  此外,国内外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具有收藏价值的精装书将成为未来图书市场的主力。“当电子书时代真正到来之时,纸质书将成一种奢侈品。”朱志凌说。 

  国外情况 

  竞争乏力 老牌百科全书停印


  日前,有着244年历史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宣布停止纸质印刷。《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悲剧”,缘于最近两年电子图书的突然兴起。 

  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总裁乔治·科兹指出,纸质版《不列颠百科全书》共32卷、文字多达4400万,而售价也高达1400美元。相比之下,电子版不仅轻便,售价也仅为纸质版的1/20(70多美元)。 

  除了厚重和昂贵之外,网络电子资源库的冲击也是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最终完全放弃纸质版百科全书的重要原因。 

  “现在维基百科以及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库,让用户们在查阅资料时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乔治·科兹对记者表示,“尽管我们的资源库和编辑水平是这些电子资源库难以比拟的,但是纸质版本的高昂成本让我们缺乏竞争力。” 

  据悉,此次《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会在出售完剩余的4000余套后全面退市,此后只提供电子版。 

  国内情况 

  销量猛降 大部头图书遭重创


  在图书市场,中国也面临着与海外相同的困境。面对电子书的异军突起,纸质图书,尤其是大部头图书遭受巨大冲击,销量大幅下滑,形势难以扭转。 

  中国最大的辞书之一《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的主编邵延丰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部辞典的最新版于2009年出版,印数8000本,第一年只卖出2000多本,而近两年销量下滑更严重,年销量只能保持在1000本到2000本之间。 

  “如果早上三年(2006年前后),这类辞书的年销量在2万本左右。而2000年之前,年销量高达5万本。”他无奈地说。 

  邵延丰还举例说,像《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正文2797页,附录449页,售价388元)这种重量级的大部头图书,前些年开图书订货会,一次就能走好几千本,“但去年只走了500本。” 

  从事了近30年图书出版工作的邵延丰坦言,不仅是《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其它类型的大部头图书,最近两年的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最新版本的《辞海》出版方、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总编室主任朱志凌向本报记者表示,从整个文化消费的形态来看,这几年纸质图书市场是走下坡路的。“时代变了,不能把事情类比。”他感叹道。 

  原因分析 

  渠道增多 网络获取资料更方便


  相比于纸质图书,电子书不仅便于阅读和携带,而且造价低。而毫无疑问,电子书的大行其道是造成纸质图书销量下滑的最直接原因。 

  不过,邵延丰分析指出,读者阅读渠道的增多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也是纸质图书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我认为,电子词典也只是一个过渡,对于那些经常使用工具书的读者来说,最好的(途径)可能是挂在上或者直接通过手机上网阅读。”他说。 

  此外,邵延丰透露,以前全国各地的大学、中学图书馆对大部头图书的需求量很大,“那些想要成为‘211工程’重点院校的大学,有些图书是必须有的,现在它们已配齐,除非有新版本出现,否则暂时不会购买”。 

  而曾在利特·布朗图书公司担任发行经理的杰里米·鲍文,今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资料和信息的获取渠道,从而减少了对于资料图书的购买。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和信息,而谷歌等搜索引擎可以很方便地告诉他们资料的所在位置和如何使用此项资料。”杰里米·鲍文说。 

  应对策略 

  细分产品 走多样化、个性化之路


  面对电子书的强烈冲击,不少纸质图书,尤其是大部头图书行业的从业人员已开始谋划对策,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这些大型工具书的发展方向。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