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中国网站

  
    中国网络业的风景“钱”程究竟如何?讨论这个问题,不仅事关网站创业人的光荣与梦想,更切身关系到数以万计从业人员的就业、薪金,关系到沪深股市网络概念投资者的账户盈亏
    近来发生的变故使凄风苦雨中的中国网络业更加扑朔迷离。
    3月8日,搜狐跌破1美元关口,在异国惨遭“PT”,令所有关注中国概念股的人为之揪心。
    3月12日,代表全球网络经济风向景气的纳斯达克指数终于失守2000点整数位,创30年来新低。股指市值的惊险一跳,又令业内人士为之惊心。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网络公司逆势运作,接连注资中国网站。AOL牵手联想,迪斯尼相中海虹控股;LYCOS以1200万美元的不菲价格买下多来咪,外资此时此刻异乎寻常的并购举措,更是不能不令人费心细思量。

    山姆大叔的美元能否拯救中国网站?现在的回答是:悬。
    纳指从最高点跌落至今,市值已经损失逾六成。AOL、LYCOS的缩水也超过拦腰一刀。由此可见,中国网站这回绑上的是前大款,而不是现大款。更为确切地说,中国的网站是大病又遇穷鬼缠,美国的同行如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是重病穷人与羸弱巨人的两难结合。
    对于AOL、LYCOS等世界顶尖网站,我们当然要心存敬意。国外资金注入中文网站,也显然是利多弊少。不过在这个全球网络业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不能不防某些心存不轨的国外企业利用国与国之间的法规差异和纳斯达克监管力量的鞭长莫及,跑到东方来捣浆糊、做假账,炮制虚无飘渺的东方神话,蒙骗尚不知情的西方。

    美元难救中国网站,那中国网络界能否自救?目前的回答是:难。
    在国内网络界,创业者、经理人普遍存在着一夜暴富的心态。他们开网站,不是办企业,而是炒企业:造一次势,设一个局,讨一批人,只等高价转手就算完事。在国内IT界的头面人物的口吻中,写商业计划书早被戏称为“讲故事”。
    在国内网络界,经营记录造假、财务数据造假就如同流行性感冒一样普遍。CNNIC的最佳网站评选可以贿选;点击率可以伪造;广告卖不出去可以走账;现金流量太小没关系,注册几家空壳公司来回捣腾无可胜有,虚能胜实。
    中国的网站不缺最好的装备,但它们中的大部分只不过是用现代市场经济文本包装起来的企业,而不是真正的现代企业。
    我们自然要为困难中挣扎的中国网络业祈祷,因为网络毕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一代网络人,开始是被风险基金捧坏的,后来又是被风险基金逼疯的。如今风险投资人正在自食其果,而剩余的半杯苦酒,也只能由网络人自斟自饮自己消化。

    谁来拯救中国网站?鼠标加水泥或许是一条出路。
    然而,对于中国网站而言,向传统产业借才,不能仅仅停留在利用他们的商务资源、社会关系上。重要的是学习传统产业的精气神。招回淡忘的股东价值、商业道德,社会责任。奸商作风和投机操作做不大实业,业务要落地,必须观念首先落地。
    对于网站从业人员来说,也的确是到了重新审视自己企业的时候了。调整好个人心态,重新安排自己的收支,以现实的自我定位或迎接网站转型的挑战,或投身传统企业的e化转型。跨出这一步或许真的海阔天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