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充分利用“意见领袖”的强大作用。在微博建立之初,我们非常注意培养一批“长尾”中的“意见领袖”,即先瞄准学术出版界已有“认证学术名人”让其转发我社的发布的信息。由于上海人民出版社60年来在消费者和学者中奖建立起优秀的学术品牌,这样我们的信息很快的传播出去,我们在国际政治、经济、历史领域的学术书籍,被相关领域的名人,作家转发的频率非常高,像“东方编译所”、“世纪文库”等系列丛书的信息发出以后,转发频率非常的高;其次是媒体和责任编辑,前者拥有强大的读者群,后者对书籍内容了如指掌,我们发动责任编辑群策群力,在提供书籍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多发、多转发书籍的信息,以来抓住了大众读者,而来也通过责任编辑的粉丝,培养、发掘更过相对专业的读者。 另外,近两年来,我社在漫画和象棋领域亦有强势发展,出版了一系列市场销量非常好的漫画书,微博上活跃的漫画作者,象棋爱好者和著名棋手,也为我们新书的宣传无形中打了一剂催化剂。我社建立的腾讯微博,针对漫画书籍发布了很多线上有奖送书结合线下活动的信息,结合腾讯网的动漫频道,更加具有针对性。 第三,充分发掘企业微博(应用)的功能,加强信息管理。 第四,充分将微博平台与多个SNS平台相结合,打破界限,让信息与人“活”起来。将微博的相关应用的授权:如和豆瓣小站、快书包和卓越网的分享书籍平台建立链接,通过微博账户登录多个平台账户,对书籍信息的了解,购买做到一站式的同一管理。
问:您刚才提到了微博营销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请您详细谈一下主要有哪些? 答:微博营销的信息管理非常重要,到位了事半功倍。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1. 评论、留言、转发:检验、发现书籍问题,评论新书信息的重要渠道。 2. 私信:处理相关读者提问,投稿,与媒体,作者,名人近距离取得联系的良好渠道。 3. 查找和收藏功能:随着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简称SEO)技术的不断完善,关键字搜索成为了我们在微博上寻找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搜索关键字,可以准确定位,找到我社所需要的任何和信息,尤其在每天有大量信息发布的情况下,运用查找和收藏对信息的有效管理效率就明显加大。 4. 微群:加入出版界同盟,一起学习、讨论、热议;后台数据管理监测功能:即使宏观的看到微博发展的脉络走向,转发频率和粉丝群体的综合信息柱状图,方便我们即使调整发布信息的内容和频率,也直观地看到关注我们的粉丝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活跃程度等) 5. 微活动和微话题:举办有奖转发,微博晒书的活动,调动起读者参与选书、找书、晒书、给书籍挑错的热情中。但是也要看到,现在转发的垃圾信息很多,如果进行有效转发,也给我们寻找真正爱书的读者带来的困难。微话题是将要讨论的话题前后文字上加上“#”号,让其独立、突出出来,比如说我社定期发布的#微博旅行逛书店#、#上海人民新书推荐#、#漫画#等话题,点击话题,就会看到以往所有网友针对此话题所发布的评论,大大方便了我们对内容的管理。 6. 公告栏、友情链接和相册定期更新我社新书、活动、著名出版人的故事的相关信息。
问:贵社开展微博营销以来在业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运作了不少影响力大的案例,在这方面都有哪些成功经验? 答:概括来说,就是“紧抓”几个时机(Right Time)和“引爆点”(Tipping Point)。 1. 切合关注的热点的时机:如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年、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社庆60周年、2012年胡道静先生诞辰100周年等时机,对我社的重点书籍如《中国共产党90年图集》、《海上风云——辛亥革命在上海》、《胡道静文集》。 2. 有内容,不空发议论,发表原创微博的爆点:要创新,既要吸引眼球,又不会变成所谓的“标题党”,标新立异。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六种学术集刊同时入选CSSCI(2012-2013)来源集刊目录,综合学术影响力在全国581家出版社中排名第六名,《我的父辈》被列为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2012年上半年推荐书目。如何将这些新闻有意识地通过微博发布给读者,而不是空发表议论,既要突出出版社和书籍的特色,又能让读者真正了解书籍的内容?我们力图将微博做得生动的同时,多发布原创微博,不空发议论,空转发,逐渐在网友中建立良好的学术形象。 3. 互动的时机:我社与编辑、与名家、与有关单位(如新闻出版局、上海发布、书香是上海等微博)、与同行的微博的互动时机。要想消息短时间、有针对性被更多网友所知晓,就要借助“兄弟”微博,与其互动,关注业内书籍的发展,学科作者的微博。上海书展期间,我们的粉丝飞速上涨,在此期间,微博营销功不可没。 4. 找准发微博的时间和节日引爆点:我们发现,网友在上午十点,下午两点和晚上九点左右是上微博与我们互动的高峰时期;妇女节、读书日、党的生日、作者诞辰日或者历史纪念日、新书发布会是宣传我们社活动和书籍的良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