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生命自始至终与学术相融,其“不谈政治”以及以死力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的韧力,都是实现学术价值的保证。他与梁启超、胡适等大学者不相类同之处,在于他无法容忍学术研究中参杂政治的因素。对他而言,学术纯粹得近乎一种法律,几近冷漠,不识人之常情。他以独立的姿态,自由的精神,傲然天地间,任凭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这种临风独立的气场,在近代学术史上虽或不乏其人,但在陈寅恪身上却显得格外夺目。也正因此,要刻画一个客观的陈寅恪,过多渲染其所处的时代政治和周遭的环境,甚或大量泼墨于历史事件,都显得有些突兀和多余,游离于陈寅恪为人与治学的核心价值之外。从这一点来说,王震邦对陈寅恪的研究算是做到了论述坚守核心价值,行文力求不蔓不枝,对时代背景的交代简明扼要,对陈氏论学的阐述不惜笔墨,通过对陈寅恪论学思想的刻画,凸现了陈寅恪“一老树枯涩、独立于天地间”的元神气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