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公司VS音乐网站结盟还是对抗 ?

  Napster终于还是输了。美国联邦法院近日对它作出的判决是:停止侵害版权行为,对所有侵权作品进行清查并从搜索中去除。这意味着Napster音乐网站将不得不关闭音乐免费下载服务,歌迷从此无法从该网站下载音乐作品。对于这一判决,坚持起诉Napster的索尼、华纳、EMI、BMG和环球五大唱片公司自然是笑逐颜开。代表唱片公司起诉Napster的美国唱片业协会主席希拉里·罗森说:“法院的禁令不仅是正当的,而且还是必须的。它将规范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在去年,同样提供音乐免费下载服务的网站MP3.com也曾被判定赔偿环球唱片公司5300万美元。 

    而在国内,去年也有过中唱、索尼、华纳等唱片公司委托国际唱片工业协会状告北京迈威宝网络公司的案例。中国音乐家著作权协会还曾给国内一些较为著名的MP3音乐下载网站发去律师信:“贵网站未经我会同意将我会会员的作品上载并提供音乐视听和下载服务,侵犯了我会会员的著作权,特此告知。”这使得相当数量的音乐网站宣布停止提供免费下载服务。由此看来,进入新世纪,唱片公司和音乐网站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得到缓和,相反,还有扩大化的迹象。 

MP3:网民叫好,唱片公司说不 

    音乐网站与唱片公司的矛盾,归根结底集中在版权二字上。对于音乐网站未获得授权就明目张胆地将音乐作品搬上网的做法,各大唱片公司和部分音乐家一直深恶痛绝。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典型的不劳而获,不仅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利益,而且威胁到整个传统唱片业的发展。而音乐网站却认为,他们是音乐行业的扩音器,他们的服务对音乐市场的成长有益无害。像Napster在上诉时就提出了3点理由:法院的判决扩大解释了“个人”与“非商业目的”的区别;将版权不恰当地强加于新技术之上;忽视了Napster公司为音乐界带来利益的证据。而确实也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有六成的被调查者承认Napster的服务增加了他们购买音乐CD的数量。Napster问世后,美国唱片业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在这场争辩中,网民们坚定地站在音乐网站一边。据统计,Napster已经拥有超过4000万用户。早些时候,成千上万名乐迷因为担心美国联邦法院会作出裁决关闭Napster,蜂拥上网下载音乐作品。2月4日,仅Napster一个服务器上就有将近1万人登陆下载了200万个音乐文件。而有关部门却在新生事物和旧经济之间徘徊不定,他们既不赞同音乐网站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又怕扼杀了新经济的苗头。此次美国联邦法院未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下令立即关闭Nap ster,就充分说明了权力部门的犹豫不决。 

    然而,尽管支持音乐网站的人不在少数,一个简单的事实却决定了音乐网站在诉讼中很难取得胜利,那就是侵权行为的客观存在。但有关专家认为,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著作权的传统特性,著作权的专有性、地域性在网络背景下受到强烈地挑战。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应当围绕著作权基本的社会文化和法律属性,同时考虑到互联网技术给网络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 

携手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互联网给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层次的改变,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法律制度带来了时代性的新课题。作为传统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唱片公司无视这一历史性的潮流是不明智的。如果所有的音乐网站都被迫关闭,唱片公司虽然得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短期利益,但却不利于音乐市场的壮大和长期发展。就像有关专家指出的,五大唱片公司也许会赢得一时的胜利,但消费者的喜好将最终决定音乐行业的未来。因此,对抗和封杀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版权使用达成协议、在经济关系上寻求互利的结合点、共同开拓网络音乐市场才是上上之选。 

    在这一点上,贝塔斯曼走在了其他唱片公司的前面。它是最早起诉Napster侵权的公司,却在去年10月底与Napster化敌为友,提供3000万到5000万美元,为Napster开发音乐付费下载软件。业界人士评价:“两者之间结成联盟是向前迈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一步。它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两点:首先,唱片发行业正迅速向一种订阅模式发展;其次,在互联网世界中,艺术家和知识产权将受到保护。”受此影响,日本东芝公司也从今年2月16日开始尝试音乐付费下载服务,一首歌索价350日元。 

    目前,我国有400余家中型音乐网站,小型个人主页有1000余个,同样存在严重的侵权问题。有关专家认为,音乐网站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签署网上作品播放许可协议,是现阶段解决侵权纠纷的最好办法。不仅符合国内著作权法律规定,也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既维护了著作人和唱片公司的利益,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源头制止了网络音乐盗版现象。去年,中国乐坛等网站就与中国音乐家著作权协会签订了一揽子网上音乐作品使用许可合同,通过付费的形式复制著作权作品的使用权和网上表演权。音乐网站也应该明白,虽然他们是新经济的代表,但天下从来就没有白吃的午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