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80指数出台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股上市数量的日益增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原上证30指数的成份股的代表性逐渐减弱。故上交所在6月20日公布了180样本股的名单,平均市盈率为28倍。上证180指数以6月28日上证30指数收盘点数为基点,即3299.06点,并在7月1日正式启用。新发布的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的流通市值为4030亿元,比重提高到47%,代表性大大增强。此番180指数及样本股的推出,将为中国统一指数“投石问路”,并为指数化投资指引方向。 180指数的科学性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采取“分级靠档”的方法确定成份股权重,可以有效减少那些流通股本较小、总股本较大股票对指数的影响,同时又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成份股流通股数量的变动而导致的指数变化;第二,克服了上证30指数样本股中个别股票权重过大而造成的市场操纵问题;第三,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特殊情况时进行临时调整,这保证了成份股的代表性不会减弱。
二 180成份股的特点及启示 在成份股的确定上,遵循行业代表性、股票规模、交易活跃程度、财务状况等原则,更加符合国际惯例。这180家基本面良好、流动性充足的成份股,相当于在二级市场中划出了一片“安全区”,对大资金进入二级市场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将可能促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从目前的180家成份股来看,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整体业绩优良,经营状况稳定。2001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21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8.78%,同比增长60%左右。每股收益0.4元以上的绩优股有46家,占25%,亏损公司只有海信电器1家。除创业环保和海信电器两家公司分别在1999年、2001年出现过亏损外,几乎所有公司在过去3年中均实现了持续盈利。 2.具有一定的行业倾向性。180家成份股覆盖了除木材、家具外的21个行业,但各行业成份股在180指数中的权重,与该行业上市公司在市场中的权重有较大不同。其中权重下降较大的有机械设备行业、批发零售业等;一些行业的权重则出现了明显提高,如综合类、信息技术业、交通运输业等。 3.大盘股多,流动性好。180成份股的平均流通盘高达2.16亿股,流通股本在1亿股以上的大盘股有143家,占了80%,其中5亿股以上的超大盘股有9家,包括中国石化、宝钢股份、梅雁股份、上海汽车等;5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仅大恒科技、天坛生物、长江通信、用友软件等4家。 4.次新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上市时间看,2000年以来上市的有44家,占25%左右。从每股收益看,这44家公司的平均值达到0.37元,整体盈利能力就是在180成份股中也属于比较强的。很多个股目前价位已经远远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入选180成份股将为这些次新股带来转机。
三 近期180样本股运作的节奏及后期潜力 1.近期运作的节奏 6月20日样本股推出的两个交易日中,市场表现较为平淡,没有很大的反响。但是,自6月24日行情发生大转折之后,部分前期空仓和轻仓的机构开始入场扫货,此时干净的筹码成为他们选择的对象,这主要集中在从未被运作过的、连续走弱的两类个股中。并且重点攻击对象定性在180样本股身上,故该类个股成为了市场追棒的对象。如果统计一下6月20日至7月4日样本股累积涨幅排行榜的话,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平均涨幅是超越大盘的,涨幅在20%以上的个股共有25家,其中浦东金桥一马当先,随后就是一部分低价的大盘股受到了青睐,如东方航空、江西铜业、马钢股份、上海石化等;而在中价的样本股中,上海贝岭及中农资源也得到了较好的运作。从反面来看,180样本股中的部分庄股大多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呈现弱势格局,如外运发展、宁沪高速、昌河股份分别呈现下跌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