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记者在市中心区多家书店看到,诸如《世界少年悬疑小说系列》类型的书籍还真不少。领着孩子前来买书的刘君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发现孩子在看一本恐怖小说,有时还看到晚上12点多,他多次教育孩子那样的书籍现在不适合他看,可孩子就是不听,还说那样的书在班上很流行,大家每天都谈论那个话题,如果他不看就不能和同学们聊天了。对于孩子的回答,刘君感到很惊讶。“洋文化”抢占市场
与悬疑、恐怖书籍受宠相比,记者还了解到,许多引进的西方儿童读物要远比国产图书更有市场。诸如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三字经》、《红楼梦》等在市中心区几家书店都有销售,但《哈利·波特》、《狮子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则更受小朋友的欢迎。
3月28日,记者在市新华书店内看到,这里有很多小读者在家长的陪伴下翻看图书。一些家长反映,外国的童话书包装精美,内容引人入胜,孩子爱不释手。采访中一位王先生说,他是学中文的,他总想用中国传统文化来熏陶孩子,便时常刻意买了一些少儿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书,但这些图书往往引不起孩子兴趣。王先生说,国内的少儿图书大多灌输一些深奥的大道理,有些写得比较粗糙。此外,内容大多缺乏新意,许多改编的古典名著甚至将原著歪曲,有的文字晦涩,这些都给儿童阅读带来不便。内容雷同故事无新意
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看中了儿童图书市场这块大蛋糕,国内多家出版社竞相出版少儿图书,但内容重复,质量良莠不齐。
许多家长表示,其实她们挺头疼给孩子买书的,多种版本的少儿读物选取的内容差不多,都是一些经典的世界名著,自己又分不清究竟哪个版本好,适合给孩子阅读。三四岁的时候读的书就是这些内容,现在七八岁了,很多书还是这些内容,只不过是图画少一些,或是有的故事将“小松鼠”换成了“小白兔”。图书真快被遗忘了吗?
面对较高的价格、内容上的单一,图书是不是已经真的被这个时代孩子们遗忘了呢?
“对我们来说,非常希望孩子的童年里与图书为伴,图书不仅能开发孩子们的智力,还能拓展他们的思维,特别是一些益智图书,这方面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好的图书,它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该怎样做人,特别是做个善良的、对社会有用的人。”采访中许多老师和家长都赞成并希望孩子们能对图书有兴趣。
采访中记者发现,孩子们大多还是喜欢图文结合的图书,童话故事、智力故事也都是孩子比较热衷的一类,“并不是孩子们不喜欢看图书,只是看图书的时间少了,太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涌入,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一时误以为那些动感的才是他们的首选”。所以,作为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去认识图书、了解图书、并培养他们热爱图书。按年龄合理选购图书
那么,怎样给孩子挑选图书呢?市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先,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应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其次,从图书的内容、表现形式考虑,要尽量选择发行、出版时间较近的;第三,选择儿童读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成长的需要为他们选择图书。
此外,工作人员还强调,儿童该读什么书,其实并没有一个不变的标准。孩子们的兴趣是多样化的,读的书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会有很多孩子们欲知而未知的东西。为此,正确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就应该朝着兴趣、健康、活泼、有益的原则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