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本人常常都是沉默寡言的。相反地,美国、朝鲜等国常常信口开河,无所顾忌地说着坏话。 回望身边,外务省、银行,我们一直认为沉默才是对的,于是放任其自流,因此到现在,我们的外交、经济还是一塌糊涂。 一直以来,沉默的男人深受欢迎,因为他们的沉默被认为是酷而受到赞赏。但是,我们应该明白,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虽然有“雄辩是银,沉默是金”的说法,但是也许只有日本人一直信奉着这一说法。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如果还不磨砺自己的“坏话的技术”,别说是世界,就是在自己家中恐怕也很难有立足之地了。 大家都误认为说话、聊天是不好的。“那家伙话真多!”有时也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只管托付给对方便大可放心的轻松时代早已过去,为了生存、立足于这一时代,大家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将其传达出去。若不这样的话,恐怕只能沦落到听任于他人的境地。现在日本陷入这样糟糕的境地,而真正该负责任的家伙却做无辜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沉默吗? 面对世界,也应该这样。只要自己有想法,首先应该大声地喊出来。如果想要周围的人配合自己去做某事的话,就别说什么“我信赖大家!”之类的傻话,而应该让对方无言以对,必须按照你说的去做。 为此必须练就“坏话的技术”。 不光是外交问题,经济方面的谈判、说服女人等都取决于如何高明地说好“坏话”。 在日本,说坏话的文化实际上一直都有。从前的小学生,通过说自己喜欢的伙伴的坏话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我在刚刚出道的时候常被人说成是毒舌,但是我自己却毫无察觉。那也许是因为我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受到父亲或母亲的影响,明白要想遂自己所愿除了说服他人别无他法。 “坏话”也许不是个好词。但是坏话也有许多种。笑着说的坏话、穷策至极的坏话、可以推动世界的坏话。虽然我挺能说坏话的,仍常常为其精妙所折服。 首先我们艺人们说的坏话是常常将自己放在被害者的位置。“去了什么地方,遭遇了什么?”说话技术高超的话,坏话也能成为很好的笑料,成为绝好的漫才材料。所谓的漫才虽然相互挖苦,但是获胜的关键是如何发挥丰富的想像力,锋芒不露。漫才的第一步首先是捉弄那些老古董们。但是这是怎样一副场景呢?例如:在朋友家发现了蚊子,如果那家伙拿出杀虫剂的瓶子,你就可以损他道:“什么嘛!这时候才拿出杀虫剂!”说着打开瓶子一用,却发现完全不管用!这时那位朋友就会说:“你可真笨啊!不是这样用的!”说着直接用杀虫剂的瓶子向蚊子砸过去。 虽然有点胡说八道,但这是不是一段充满智慧的对话呢? 日本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连搞政治的人都不怎么会说坏话,所以在外交上就很失败。 行政改革大臣在讲到北海道的高速公路的利用情况中,提到黑熊比人还要多时,就出了不少问题。只要随便一说个什么,马上就引起众多非议,实在是太无聊了! 听此话的议员应该用其他方式回答有关黑熊的问题,只是用“因为没注意”或“没有给过往的人们足够的提醒”等理由的话就显得有些无力了。如果你对外国人回答“因为没有注意”的话,那他只能认为这家伙的词汇量也太少了吧! 所以应该这样说:“那不是黑熊呀!那是过路人!”如果对方恼了,那就再好不过了。接着说:“经济落后,又没有资助什么的,大家都去不了理发店,所以才成了那种样子。”这样一来,既传达了萧条状况,也使得对方不得不用更高明的回答来应对。 应该这样搞外交。首先,最基本的一点是把握说话的主动权。对方一说,就马上还击。这可是决定胜负的还击哟! 并不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而是用那种让人能笑着去听的坏话反击。全世界都看着呢!嗯,怎么样去回复那挑衅之词呢? 有水准的“坏话”是充满智慧的,大家一听就都明白的。说好了还击的言辞,就是日本的胜利。 从某种角度来说,外交就是双方在坏话的“交战”中,为自己加分,从而赢得胜利。一味地相信对方,只能不战而败。 请大家牢记:“坏话能推动世界!” 之前,在意大利接受各国记者采访的时候,一名以色列的记者提问道:“导演的电影多为暴力系列,关于暴力,您怎么看?”于是我反问道:“您又是怎么想的呢?”周围的记者都“嘿嘿”地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