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第一模式——世界最大汽车公司的领导经验》引言

  这不是我原定要写的一本书,本来我只想把丰田与其汽车工业中竞争对手,例如通用汽车、福特和日产作一比较,说明该公司在许多方面如何年复一年地胜过它的同行。该书将为业界提供又一个制造业的方法指南。 

  虽然没有令人激动的新意,但这么写是顺理成章的,因为2007年以前在企业界和传媒圈里被谈及最多的公司莫过于丰田了。那年年初丰田宣布了年度生产目标和销售目标,这些目标如能实现,该公司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所以这条消息当即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 

  为了一举超越全球长期充当汽车业巨无霸的福特(长年世界第二名)和通用汽车(长年世界第一名),丰田依次在底特律、丹佛、迪拜夺取了汽车业霸主地位。想想这样的事实吧:福特曾经一度牢牢占据全世界小汽车和卡车总销售量的25%以上,坚如磐石地稳坐第二把交椅,紧随通用汽车之后长达70多年。

  但当丰田青云直上的时候,福特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关闭工厂,解雇成千上万名白领和蓝领员工。艾伦·马拉利甚至暗示至少在2009年前,福特公司不可能再盈利。通用汽车公司境况也好不了多少。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格纳在公开场合下说,维持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这个魁首地位极为重要,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要保住宝座并非易事(福特不是唯一关闭工厂和裁减成千上万名雇员的公司)。 

  丰田正在问鼎行业老大的宝座——这是一个公司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因为数十年来人们一直把这样的公司看作是可怕但又渺小的,只能小打小闹、在夹缝里觅商机的小集团(目前还缺乏更恰当的词语来描述)。

    但是销售额领先只是丰田业绩的一部分。不久前丰田就向业内人士证明了它有能力改写行业规则。例如,汽车业的经营者长期以来认为,由于汽车行业对经济形势很敏感,所以它是一种周期性的行业。只要人们还没有忘记往事,汽车工业的情况的确说明了这一点。诸如石油和钢铁的价格、消费者的信心和利率之类的影响是能左右汽车销售和利润等结果的购买格局的。 

  然而丰田15年的销售走势图展示了完全不同的情景。不管经济发生什么情况,丰田的年净收益看来在大部分时期始终稳步上升,在最近一段时间则出现显著的飞跃。丰田的成绩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周期性。当通用汽车和福特各自报道他们的好年景时,丰田的销售额显得相形见绌,但是在艰辛的时候丰田也从来没有遭受严重的挫折,而通用汽车和福特高层管理班子面对形势却感到震惊不已。事实上,在那些“严峻”的岁月里,丰田的销售额几乎没有亮过红灯。

    人们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丰田的历史之后,发现该公司取得了稳步的发展,股东的收益比本行业平均数高得多,顾客的忠诚率非同寻常,而且该公司有些员工已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此,丰田公司引起哈佛大学商学院一些顶尖教授以及世界上一些商务畅销书作家(例如《从优秀到卓越》一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的关注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当我采访丰田公司的一些核心领导人时,我对了解到的情况惊叹万分。尽管丰田公司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甚至一夜暴富,但是所有公司内部知情人士谈论的都不是数字。我知道,其原因在于,使丰田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与销售量或利润没有什么关系。数据只是日常工作的副产品,不是巨大竞争力的关键。

  在揭示一个企业的真实本质时,最重要的故事深深隐藏在数据后面。当然,从另一方面说数据也是重要的,可是它们主要只是作为证明手段,而不是实质内容。当我发现这个基本的道理时,我决定本书的写作方法得重起炉灶了。 

  虽然我研究过受人崇拜、钟爱并经受住时间检验的约翰·迪尔品牌或者处于强有力的领导下的日产汽车制造公司,但我从未研究过一家比丰田更能提供宝贵管理经验的公司。后面的篇章将要提到,丰田不只是个汽车制造商或工业公司,它更是经过事实证明和时间考验的行为方式——如何实现进展、改进、雄心和完善——的一个行业范本。 

  我读过许多经济管理类的书——实际上多达数十本——我自己甚至还批评过其中的几本。但是我必须承认以前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家公司或个人,能提供让我喜出望外的,值得保存的思想精髓。 

  例如,我惊奇地了解到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采取充满人情味的管理风格,但是这种经验的作用有限。同样,当我得知比起其他颜色人们愿意为绿色的拖拉机付出更多的钱去购买的原因时,甚觉有趣,然而该公司的经验也未能激发我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或者走上一条更有收获的道路。而当我感受到引导我去研究并撰写本书的那些丰田经验之后,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