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青山七惠及其小说

  所以,日本文艺的共同特点就是不重形式重意境、不重理性重感觉,通过象征、含蓄细腻的描写,着力营造令人回味的气韵。郁达夫曾经评价日本文艺是“在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奥义”,“似柳浪、似微波,不知其所始,不知其所终,飘飘忽忽,袅袅婷婷,短短一句会经年累月使你如吃橄榄,越吃越有味”。非常精辟地说明了日本文学的特质。 

  下面就以本人翻译的《一个人的好天气》为例,侧重看一下日本人的季节感的表现。 

  小说开篇第一句就是“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 

  这个“雨天”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阴郁的情境之中。高中毕业的主人公离开母亲,一个人来到东京,寄居在舅姥姥这么个老太婆家。很好地表现了其不安与忧郁的心境。 

  小说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章节。四季中分别出现了日本季节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色。春天的樱花、梅雨;夏天的雨季、杜鹃;秋天的红叶、银杏;冬天的白雪等等。每个季节与主人公的心情变化有机地结合,四季在变化,人生也充满了未知。同时,借助自然的变化来象征、衬托人物的心境,将自然与人事交融在一起,暗喻了世事无常的哲理。如第一次失恋与散落的樱花花瓣;第二次恋爱与放烟花和红叶;第二次失恋与银杏枯黄的落叶等相照应。顺乎自然变化的从容、恬淡、宿命的心态,形成了贯穿小说的淡淡的忧伤。一个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和社会的年轻女孩,本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虽然一切尽在不言中,却也不言自明。这正是日本物哀(感物兴怀、愍物宗情)、幽玄(意在言外、含蓄隽永)美学传统的体现。此外,细腻、准确、洗练的心理、对话、细节、景物描写都与之协调起来,随着看似平淡的情节发展,犹如缓缓的波浪一浪浪牵引着读者,为这个小姑娘的命运亦喜亦忧。毫无做作之感,一切都是那么顺乎自然。 

  另一方面,日本文学自身的魅力也不容忽视。尽管经历了沧海桑田,战争磨难,以及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冲击,日本传统文学脉络在当代文学中依然清晰可见。到了近代,由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将日本文学推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高度。日本文学的历史就是一个在传统文学与外来文化激烈碰撞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走向成熟和辉煌的。尽管它没有中国和印度文学的古老文明背景,没有欧美文学那样的绚烂色彩,却以浓郁的民族性,独特的细腻含蓄成为世界文学之林的一朵奇葩。且不说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志贺直哉、芥川龙之介这样的大家,就连这样一位年轻的女作家都能够如此的体现日本人的审美特质,可见日本文学后继有人。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