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龙写《上海男人》

    两年前,马尚龙写了本《上海女人》,竟然就像教科书一样在女读者中风靡,同时也让男读者喜欢。可是,他没有见好就收,又写了《上海男人》,深入男界解读人心。没读到他著作之前我是为他捏一把汗的,男性作家解读女性,所谓身在事外,角度不同,慧眼发生的机率比较高,不是常常有红颜哭倒在蓝颜肩头的事情发生吗?正因蓝颜料事如神,一语中的,女人擦干眼泪,只有按他指的路走下去了。可是男人写男人呢?
    
    男人身上有很多习惯、作派,北方人叫“毛病”的,女人看得很清楚,写他们挖苦他们的时候仿佛拿一个粉红拳头打过去,男人顶多瞪一瞪她,后退一步,绝不会回手的,有心理健康过头的还被打到骨头酥软笑嘻嘻,与其花钱去洗头洗脚做马萨其,不如免费被二百五智商女嘲弄一二,同样松了筋骨。如若换到男作家挖苦男人,情况就会不同。我叵测,大多会当面喝酒抽烟拍肩膀,背后贬他个要死,恨不能以汉奸叛徒罪拉出去枪毙了。
    
    第一时间读到了马尚龙新著《上海男人》,前面的担心顿时化为乌有,马尚龙这本书写得相当客观,他以事实和数据说话,故事都是上海滩发生的故事,人物都是上海男人,他以独特个人风格叙述,很冷静,但不是外科医生,很客观,绝不是新闻稿。
    
    马尚龙用他策划了《海上文坛》《现代家庭》这些名刊中无数个重磅选题的脑瓜子,这次,他为自己策划。《上海男人》共十节,男人帮:上海这一个大染缸;男人居:安家乐业是行为艺术;男人谋:一生与女人温情暗算;男人门:路数最清爽;男人装:得女人心者得天下……不需要再抄题目了,读到这里你一定按捺不住好奇心了。
    
    以前我们出版界有很多优秀编辑的楷模,在宣布韬奋编辑奖之类的奖项时,常常可以听到他“一辈子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褒语,当然是很值得尊敬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一直更崇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具作家、评论家、编辑家水准的知识分子大家。马尚龙一定和我一样,受到过很多前辈的鼓励,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推开另一扇窗户搞创作。因为有扎实的编辑经验,他的文章设计精巧,由小切口向纵深扩展。他讲述的故事让我们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他的解读融合了对于历史、现状的文化思考,他所描述的上海男人立体地、鲜活地一一起立,让我们检阅、赞扬、感叹和心酸。
    
    马尚龙的文风很有特点,可以看出他受过的教育,绝对是男性的,属于他的海派风格。他玩词语拼贴已经很娴熟,排比句,反复句,幽默语像微型焰火不时在页面中爆发,惊喜连连。马尚龙挖出了很多男人的隐秘心理,但我没看到他对同性有任何不恭,他聪明地跑动,频换立场,堵住了每张嘴。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