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扩展数字领地
客观地讲,“数字出版”从概念的提出到实践的推动,主角都是数字技术提供商、开发商、设备制造商、互联网机构、IT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出版产业在各类项目上均已形成了一些知名企业和品牌,而这些公司也是我国早期数字出版市场的培育者。他们生存到今天基本已实现赢利,在引进消化、应用和创新方面对数字出版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得数字出版成果初现。
随着技术与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也在提速。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单位进入数字出版领域,不少传统出版单位凭借其长期积累形成的行业敏感和富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抓住机遇率先投入,设立数字出版专职部门,从事数字产品的开发,业绩显著。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易文网”、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立体化教材”、“学科资源库”、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皮书数据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百科在线”等一批数字出版产品相继问世。
2008年5月,中国出版集团投资1000万元组建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这是其提升传统出版产业、促进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相结合的重要步骤;同年,广东出版集团成立广东省出版集团新媒体出版中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出版起步更早,并先后在10多个方面进行了商业模式的探索。此外,四川出版集团、湖南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等也都在数字出版方面进行了许多投入和探索。除出版集团外,报业集团也加快了数字化的步伐,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纷纷建立数字化部门或推出数字化产品。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数字出版方面推出“4I”战略,研制手机报(I-NEWS)、电子报(I-PAPER)、电子杂志(I-MOOK)和公共显示屏(I-STREET)4个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