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有多可耻?总感觉某些患了物质焦虑症的国人是恐贫,笑贫,耻于谈贫,难以安贫,似乎最想要将“贫穷”这个字眼从我们的汉语词典里拔除。适逢此时,日本当红搞笑组合“麒麟”成员田村裕,却自揭“疮疤”,坦然将个人史上一段“挨穷”经历付诸文字,出版成书,干起了“忆苦思甜”这档子咱们每个人如今都不屑再做的“傻事”。
田村裕幼年时遭遇重大家庭变故,先是慈母罹患癌症撒手早亡,继而父亲也患上与母亲相同的癌症,失业并一蹶不振,无力再看顾家庭。终于在田村13岁上初二那年,在过了负债累累朝不保夕的几年暗淡日子之后,某天突如其来,父亲宣告:“解散!大家各自分头谋生去吧。”
这简直是一本现代版的《苦儿流浪记》。小小少年流离失所,为了不拖累兄姐,毅然独自出走,每日避栖在社区小公园的螺旋大便滑梯内,忍饥挨饿,与鸽子争食,吃野草和纸箱;钻在自动贩卖机下抠人家无意间掉落的小钱;跟野狗单挑;等待大雨来临的日子,好站在雨中洗澡;在极端饥饿困苦之中,铭记着亡母的教诲,最大限度地看护着自尊,忍住偷窃与开口求乞的念头,默默蹲在便利店的货柜前,等待着,只是等待着幻想着,从善于观察和体谅的好心人那里获赠一个面包。为着怕兄姐担心,把所有遭遇瞒下来,不言苦难。看着这些,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13岁的孩子所能达到的坚忍。
我花了3个小时把这本号称“日本国民畅销书”的小书一口气读完。它写得如此通晓浅白,以生活化的语言娓娓道来的朴素表达,并无刻意雕琢修饰;琐屑却弥足珍贵的过往小事,点点滴滴,信手拈来,都有一种感人的况味。读至艰辛处令人鼻酸,开心处又叫人忍俊不禁。他不以过来人的身份哭诉遭际博取同情,也没有在自哀自怜中耽溺玩味,或进行勤俭节约的长篇说教,更不以自己的贫穷经历作现代富足社会中可资卖弄的传奇。
饱足优裕的童年在回忆里自然是足够美好,但田村裕把孩童时期一种贫困失家的流浪生活,叙述得如此平和甚至语带风趣,即使有心酸苦楚,也都没有在内心里埋下深深的怨憎。他没有成长为一名愤世嫉俗、指天骂地的愤青,反而锻炼出一种坦然态度和幽默素养,出落成一名搞笑艺人。田村裕现在无疑是大红特红了,享受着物质的丰足和名利双收的他,却说出这样朴实的句子:“我的幸福尺度很低,一碗米饭都能令我感动。人不管在什么物质条件下,都能够活下去。”
他在此书的最末,拉出一张长长的单子,上面列满了自己想要感谢的人。那么多那么多的感谢啊,不能想象这是一个经历过如许艰难困苦的人所抱持的心境:对人世没有牢骚,对际遇无常、天地不公没有抱怨,只是随遇而安的单纯,和无尽的感恩。
生命中岂能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呢?我们也许没法赞赏和鼓励贫穷,却可以赞赏一种面对贫穷时的态度,钦佩度过贫穷日子的勇气和坚强,或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从容。因为,苦厄灾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面对这种苦厄时倒下了——你的人倒下了,你的自信自尊倒下了,你的生存念头和意志倒下了,或者你与世与人为善的心倒下了。
这本小书想要告诉我们的,也许就是这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