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经验,反映申城改革开放成果 记者昨天从上海人民出版社获悉,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该社已陆续推出40余种相关图书。这批图书中,既有系统研究、全面总结、深入探索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的高质量的理论读物,也有以生动反映上海市及各个条线30年来改革开放历程和伟大成果为内容,史诗性、纪实体或亲历记等多种形式的通俗读物,其中有两个项目8种图书已被列为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全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图书。
抓进度 保质保量
在编制2008年度出版计划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就重点强调要精心策划出版一批高质量的有关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图书。根据集团精神,承担主要任务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们广泛联系有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精心准备图书选题。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随时更新调整选题,好中求好,优中选优。特别是从9月底开始,有关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书稿比较集中地到稿。出版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协调和生产进度,集中全社最优秀的编辑力量和通读人员进行稿件审读和编辑工作。很多编辑从放弃国庆休假开始,连续几周白天晚上加班加点工作,有时甚至连续几个晚上只睡眠2-3个小时。出版、校对、装帧设计人员和相关管理服务人员也从各个方面紧密配合。据悉,至11月底,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承担的有关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图书共计40余种将全部出齐。
抓品质 选题广形式多
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不仅要出书,也要出好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继年初出版《科学发展的社会工程(丛书10种)》等后,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先后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等学术专著。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被评价为国内首部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图书。同时,上海人民出版社注重从学术理论研究层面系统探讨和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比如,由上海市委宣传部集中全市最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组织撰写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丛书”,共12卷,全方位地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全力打造的“上海改革开放30年丛书”,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各条战线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丛书共7卷,已全部入选国家纪念改革开放30年重点项目。
从形式上来看,40余种相关图书中既有以图文并茂的纪实形式,真实记录改革开放30年上海发展的历史轨迹、伟大成就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新气象的《上海改革开放30年图志》(共3册)等;也有以来自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报告的形式,从微观层面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新发展新变化的《宝钢故事1978-2008》、《我们一起走过——上海纺织二次创业手记》等,还有大型画册《世界智慧 上海发展——上海市长国际咨询会议20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