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年代的那英,到两岸直航后第一个横空出世的胡彦斌,历史总有相似之处。作为打入台湾市场最新武器胡彦斌,集合了前辈的金子招牌不说,又赋予了新时代的自身优势。《waiting for you》就像是当年的《征服》,在胡彦斌还没有到台湾的时候就已经爆红,率先登陆台湾各大KTV,早已家喻户晓。而如今胡彦斌的《男人KTV》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红遍全台湾大街小巷,KTV能蝉联10周以上冠军的成绩恐怕让众多台湾本土天王天后都望尘莫及。更重要的是,对于台湾歌迷来说,胡彦斌的风格、唱腔乃至他习惯的调调,他们都不会陌生。不会出现内地天王那种鸡对鸭唱的状况,“内地版周杰伦”的头衔并非空穴来风。自出道以来,唱作一体的胡董充分显示出他驾驭各种类型作品的功底。在他的唱片里,R&B、英式摇滚、民谣、舞曲、中国风自由切换。可以说,胡彦斌是与港台男歌手差异化最小又最有国际潮流的一位。你可以同时品味到陶喆(听歌)的轻、周董的灵甚至王力宏的飘。胡彦斌这位上海滩中长大的大男生,与生俱来的时尚感也许就是他登陆台湾的最大秘籍。
《音乐斌潮》+台北个人演唱会 叩响台湾大门不是梦
作为胡彦斌正式进军在台湾市场的一张重量级专辑,《音乐斌潮》浓缩了他出道七年来的所有精华篇章。昨天他是中国第一位“18岁创作歌手”,七年之后他开始了又一段富于刺激的崭新旅程。对于专辑中收录的曲目,内地听者都不会陌生。从胡彦斌第一首成名之作《和尚》到他“BOY TO MAN式”成熟转型之作《男人KTV》,唱片完整的呈现了创作才子的成长史。从一个羞涩的邻家男生到舞台上从容不迫的神情男子,《音乐斌潮》将悉数多年来的经典单曲一网打尽。而在向台湾歌迷揭开神秘盖头的过程中,“waiting for you”就像是一个引子,用惊鸿一瞥式的灿烂换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胡董个人秀。
对台湾乐迷来说,胡彦斌的名字其实从不陌生。无论是歌曲中散发出来的时尚摩登华美的外滩气息,还是他《红颜》《皇帝》中的“中国风”,胡彦斌似乎与台湾早已神交已久。再出色的唱将也需要空前的人气支撑,6月底胡彦斌的首个台湾处男秀所到之处遭遇到了台湾歌迷的疯狂追捧。实力与人气成正比,在口碑方面不仅有萧亚轩助阵,他们合唱了当年的热门K歌《进行时》,最为意外的可能是陈珊妮,这位以低调华丽风格著称的“独立天后”对胡彦斌也赞不绝口,“他没有那种奇怪洋腔的R&B,他没有特强烈的风格和攻击性,他不需要帅气的外型和华服,他只需要字字句句真情流露!”可谓字斟句酌。《音乐斌潮》在台湾市场的成功更加奠定了唱片公司对胡彦斌在台发展的信心,随即宣布胡彦斌将作为内地歌坛的第一人于11月15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售票演唱会。
胡彦斌的出现,也许就是这么一个信号,内地歌手通过台湾的渠道,融入华语流行市场,同时游刃有余于市场和口碑间,成为一个时代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两岸直航的背后是两岸文化的直航,相信有众星捧月倾力打造的决心,叩响台湾大门,未来不是梦!也许凭借《音乐斌潮》及即将到来的台北演唱会,我们甚至开始期盼明年站在台湾金曲奖上发表得奖感言的就是这位真正意义的内地男歌手。毫无疑问的是,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之后,内地音乐将成为台湾歌坛的一道亮丽风景……
附:路漫漫 盘点进军台湾歌坛的内地歌手
“魔岩三杰”:“内地摇滚台湾造”,台湾滚石公司旗下的魔岩唱片缔造了早期“内地摇滚”的辉煌篇章。“中国火”迄今为止依然是内地音乐在台影响最甚的摇滚品牌,以至于崔健、魔岩三杰一代一度成为内地音乐代言人。
那英:在早进军台湾歌坛的内地女歌手,先后签约福茂、EMI、华纳三家国际级唱片公司。其中尤以EMI时代奠定了那英“中国第一天后”的至尊地位。凭借《心酸的浪漫》,那英还获得第十二届台湾金曲奖五项提名,并最终摘掉“最佳填词人”,并加冕“最佳国语女演唱人”,事业达到巅峰。
孙楠:以唱功闻名遐迩的国内天王孙楠约满“星工厂”后立刻与华纳亚洲签约,发表了转型之作《燃烧》。风格未被首肯,唱片在台推出并未取得太大反响。
陈明:受那英影响,内地天后99年直接签约索尼亚太总部,并由台湾音乐人陈耀川打造了《幸福》专辑。唱片两岸三地同步发行,却由于音乐定位、市场宣传的偏差遭遇滑铁卢,“亚洲天后计划”夭折。
赵薇:赵薇签约EMI维京唱片后,相继在台发表了《飘》《Double》两张唱片。加盟李泉的公司后新唱片《天使旅行箱》也发行了台湾版,力图打开亚洲市场。唱片虽口碑不俗,却由于缺乏宣传在台影响甚微。
袁泉:继王菲、那英之后第三位进军台湾唱片市场的内地女歌手,姚谦为其度身定做了温暖文艺路线,并在台北敦南诚品书店举行了《孤独的花朵》读诗音乐会。
金莎:凭借海蝶唱片的背景,走台湾小女生路线。在林俊杰的护航下,逐渐被台湾歌迷熟知。
弦子:和金莎的路线相似,作为环球女新人、“潘玮柏师妹”在台推出,并入围了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