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直行看内地歌手纷纷抢摊台湾歌坛

  7月4日,五十多年来两岸首次直航包机,台湾取消了20万新台币保证金,银行的人民币兑换业务在台湾全岛铺开。毫无疑问,两岸直航一举打通瓶颈,迎来历史新纪元。7月5日,台湾金曲奖上艺人白冰冰两度提到了两岸互通的话题,“两岸互通了,本土音乐找到了进入内地市场的契机。”对台湾本土歌手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于长期闭塞在大陆发展的内地音乐内地歌手而言,又何尝不是天赐良机?在唱片产业被盗版下载磨砺的青黄不接之际,内地歌手“走出去”开拓一个更有含金量的市场,也许就能曲线救国……

  值得留意的是,内地创作天王胡彦斌作为两岸直航当日台湾发片的内地歌手第一人,不仅将一张集结了他历年来最优秀创作作品的《音乐斌潮》发片日定格在了7月4日,并2度赴台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更作为内地流行乐坛的第一人,宣布11月15日在台北举行个人售票演唱会。这样的举动,就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唱片大计,内地音乐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逐渐渗透到了台湾本土唱片业和娱乐业内部。继胡彦斌之后,之前在台湾发表过处女大碟、师从姚谦的袁泉,以“一场与台北的短暂恋爱”的概念,发表了一首台式新歌,黄晓明、丁当等内地艺人也先后赴台宣传,如今的北京台北不再遥远,原本交流受阻的内地音乐也许将席卷台湾,迎来第二春……

  华语乐坛中心地带 台湾台湾怎么那么香?

  众所周之,在进入2000年后,华语歌坛的唱片业就开始急转直下,走上了下坡路。但既便如此,台湾歌坛在华人音乐圈依旧保持着无可取代的至尊地位。相比于香港粤语的地域局限性,台湾以国语歌曲为主,具有先天优势。唱片工业从前期制作到幕后包装,目前达到了华人的最高标准。台湾音乐人进入内地唱片业就是明证。更重要的是台湾音乐的积淀最深,流行音乐起步最早,无论是民歌时代人文歌手还是西化潮流下的商业偶像,台湾总是冲锋陷阵于华人音乐的最前线。

  台湾逐渐成为了华人音乐的中心地带。近些年来,华人歌手纷纷抢滩台湾,刮起了一股海外歌手旋风。香港歌手最早进驻台湾,而后新加坡的许美静、孙燕姿、阿杜、林俊杰、陈洁仪、蔡健雅,再到马来西亚的阿牛、梁静茹、张栋梁、戴佩妮、曹格、光良、品冠,甚至是泰国的中国娃娃都视台湾为亚洲音乐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能否打入台湾歌坛已经成为检验歌手实力的必要指标。经过台湾歌坛检验的歌手往往生命力长久,举行巡回个唱亦不是梦想。因为歌手们都知道,台湾歌坛的辐射力波及东南亚新马泰等所有华人区域。也意味着,离台湾歌坛越近,离华人音乐的顶峰也越近。

  内地音乐赴台 宣传歌路人气缺一不可

  如今的内地市场已经被港台歌手包围,那么内地歌手是否冲出重围,顺利抵达海峡对岸?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搞清楚状况才能拔得头筹。纵观先后登陆台湾的内地歌手,取得在台发片的通行证,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台湾,内地歌手发片的先例可以说是不在少数的。最早的北京摇滚通过魔岩唱片渠道在台掀起了最初的高潮。之后签约港台公司的内地歌手最早掌握了主动权,90年代签约滚石的李泉、刘沁,BMG旗下的丁薇、林依轮,台湾艾回还推出过内地超女安又琪、何洁的唱片,后来陆续加入在台湾发片队伍的还包括陈琳、杨坤等人。有海外公司血统的内地歌手总能掌握先机,不过宣传上的弱势又让这些歌手昙花一现,无法成为主流,在歌坛立足。

  如果说没有宣传浇灌致使内地歌手不成气候,那么陈明、孙楠的教训则说明,进军台湾,不论实力,合适为上。在“五大”唱片进驻内地的同时,孙楠、陈明开始与台湾公司联姻。无奈,拥有强大的宣传阵势,内地歌手削履适足尝试台湾的苦情路线,不适合的同时也欠缺人气的基础,最后在反响平平的结局中收场,并不让人意外。没有撬开台湾市场大门不说,连本土城池也接连告急,内地一线歌手们可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那英之后 谁是下一站神话?

  那英作为进驻台湾歌坛最早、最为成功的内地女歌手,堪称是后人效法的最佳范本。可以说,参透了那英,就成功了一半。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在台湾那英也并非一夜走红。早在93年那英便毅然决然的与福茂唱片签约,先后发表了《为你朝思暮想》《白天不懂夜的黑》,改走台湾小女人路线,也正是这两张专辑奠定了老那日后走红的先机。一边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五大”唱片公司EMI,一边是一首大红大紫的《征服》和早有预谋的洒狗血式的强势路线,接下来就是一场内地天后的“独占神话”了。97年6月那英入主EMI,用内地唱将的大气“征服”了整个台湾歌坛,甚至拿到了金曲奖最佳女歌手,成为有史以来内地歌手第一人。

下一页

      相关新闻: